2023台海無戰事

(圖/檔案資料照合成)
(圖/檔案資料照合成)

國民黨徵召新北市長侯友宜、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宣布參選,加上「超前部署」的民進黨主席賴清德,代表朝野政黨角逐2024年總統大位的三位主角現在都已正式浮上抬面。

有人認為這場選舉是「戰爭與和平之爭」,有人形容是「民主與專制的抉擇」;但今年台灣不會如《經濟學人》所說,成為「地球上最危險的地方」。除非兩岸發生擦槍走火的意外衝突;否則,民眾可以在「台海無戰事」的情況,投下可能是決定台灣前途的一張最重要的選票。

首先,大陸政策雖然是影響台灣生存和發展的一項公共政策,但我不預期這個議題會在選戰中被激出強烈的火花。侯友宜反對「一國兩制」和反對「台獨」的立場,看來就是馬前總統「不統、不獨、不武」的「翻版」;不同的是,侯避談九二共識,讓他的對手很難無的放矢。《紐約時報》就把侯歸為「溫和派」,他在兩岸關係上試圖走中間路線。

賴清德的「務實台獨工作者」引發爭議,連國外媒體都有「疑賴論」的報導。賴有自知之明,把蔡英文的「互不隸屬論」作為護身符,用來掩蓋他的「台獨」真面目。綠營基本教義派雖不滿意,但可以接受。

柯文哲的大陸政策是強調以「互相認識、互相了解、互相尊重、互相合作、互相諒解」的「五個互相」來與對岸交流。我認為他話不離口的「兩岸一家親」最具邊際效應,讓對岸只有以禮相待,「伸手不打笑臉人」。

其次,兩岸關係目前仍維持「有讀不回」的狀態,選後能否復談,要看中共全國台研會副會長孫亞夫日前在上海舉辦的紀念「辜汪會談」30周年學術研討會上所說,「雙方都有解決問題的願望和誠意」。因此,中共目前的對台工作重點,就是中共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在今年「對台工作會議」的講話,他強調中共應「深入展開調研工作」和「逐步恢復擴大兩岸交流」。

最後,由於民進黨政府的「唯美」馬首是瞻,美國已在兩岸關係扮演「球員兼裁判」的角色。美國此時不願為「台灣問題」與中共攤牌,希望透過持續對話來管控分歧。

經過「氣球事件」後,中美兩國已啟動一系列的外交對話。中共外事辦主任王毅與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在維也納長達8小時的會談,「台灣問題」必是其中的一個重點。看來雙方仍各守底線,沒有讓步的跡象;但為避免中美關係繼續惡化,雙方同意維持此一溝通管道。

由此可見,中共與美國在台灣選前的兩岸政策都偏向於「維持現狀」。至於這種動態的現狀是否只是暴風雨前的寧靜,要看明年台灣大選結果,以及中美關係的發展走向。(作者為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