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教改革論壇系列講座 探討確保高教品質與翻轉教學

東海大學張國恩校長進行演講
東海大學張國恩校長進行演講
政治大學吳思華講座教授進行演講
政治大學吳思華講座教授進行演講
左起前教育部長鄭瑞城教授、政治大學吳思華講座教授、東海大學張國恩校長進行與談
左起前教育部長鄭瑞城教授、政治大學吳思華講座教授、東海大學張國恩校長進行與談

「2023高教改革論壇」一共辦理9場論壇,邀請16位高等教育專家與大學校長擔任講者,為現今臺灣高等教育面臨困境提出建言與未來政策規劃方向。第四場論壇以「學習成效與學術卓越」作為主題,吳思華教授從「高等教育的傳承與創新-品質精進vs.典範翻轉」出發,描述高等教育及大學在未來的發展圖像與社會定位;張國恩校長則以「邁向未來大學-論公私立大學的挑戰」為題,描繪翻轉教學下,未來大學的調整方向與可能性。

 

鄭瑞城教授說明,臺灣的教育品質在量的部分引以為傲,學校數量遠比鄰近國家來的高,高等教育畢業人數佔總人口百分比在亞洲國家名列前茅,但品質方面的數據也令人憂慮,包括生師比、大學生休學率與退學率,以及大學畢業失業率等;另外在學術研究部分,相關世界排名近幾年也都在退步,顯見臺灣高等教育出現問題,希望能透過系列論壇共同思考與解決。

 

吳思華教授表示,強化高教品保機制,需要從辦學品質再定義及社會信任等方面進行,同時教學品質最終還是需要依靠學校,學校是否能夠自覺建立完整的教育品保系統,是值得共同去深思的問題,當然高教評鑑中心已經成立二十年,期間做了非常多有意義的事情,但如果要能做的更好,需要從幾個面向努力,包括精準專業的評鑑方法與資料庫、未來高教發展的前瞻研究、具廣泛傳播力的公眾媒介,以及實際輔導協助的顧問諮詢職能。

 

吳思華教授提到,未來高教發展需要正確的發展圖像,在校園中應該要能看見未來社會的希望,「看到新的領域、產生新的價值、勾勒一個新的生活風貌」將是未來大學的重要責任;同時需要堅決傳承優質的教學系統、研究精神及兼善社會的公共知識分子責任,這些也是高教能夠存續千年的關鍵。

 

吳思華教授強調,現今面對AI來襲,人類跟機器最大的不同點在於,人有靈魂與視野,能夠主動開創勇敢實踐,同時願意成人之美,幫助他人的「光與熱」;如何能在大學教育裡發揚人性特點才是關鍵,大學應該從過去的知識發展,回到以人為本的核心,幫助老師與學生在校園環境中安頓自己,並且勇於開創未來,未來的學習也應強調以現象為本的跨領域知識整合,培養能夠開創未來的未來力,以及積極進取的開創精神。另外在研究上,多數學校應關注整個社會發展的人文創新,才是能夠為臺灣帶來未來最重要的關鍵,發展成為以大學為核心的區域創新系統,期盼未來能朝向校校有特色、生生有希望、加速創新轉型與法制經費配套的新世代高教藍圖方向邁進。

 

張國恩校長也指出,未來翻轉教學中的角色應進行轉換,讓教師從知識傳授轉變為學習的指引者和支持者,學生在課堂外自主學習,透過學習資源多樣化(教學影片、線上課程與閱讀資料等),以及課堂中的應用和討論,期望讓學生通過解決問題、合作學習和討論活動,增進對學習內容的理解與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