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 LAB》舞作 傳達身體律動

記者黃朝琴/臺北報導

舞蹈空間勥系列新作《206 LAB》18至21日首演,編舞家鄭伊雯把劇場當作身體實驗室,從206塊骨骼切入,5段舞作融合日常物件,將脊椎、蝶骨、尾骨、體液視覺化,幾近情境式呈現骨骼、肌肉、關節、血液的彼此牽動,從幽默角度引出身體與意識關聯性,帶出人際關係的奇妙互動,讓觀眾感受身體傳來的律動。

表演過程中,2位舞者交疊趴在一起,上方代表後腦勺深處的蝶骨,下方則是脊椎尾端的尾骨,二者透過「隱形」的脊椎帶動,呈現肢體與感官盛宴。舞作最終停在維特魯威人的強大形象,但不再是指外在的黃金比例,而是感受到身為人的強大內在。

演出時,音樂設計劉子齊將現場演奏搭配舞者律動,讓整體演出更即時有機;黄申全言簡意賅的空間視覺設計,賴科竹設計充滿未來科技感的燈光,黃宇聰具有時尚感的服裝設計,與編舞家共同打造出一個充滿奇想的206實驗室。

《206 LAB》運用小咖啡杯,將一節節脊椎視覺化。(記者黃朝琴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