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歲女右眼失明、身高僅130竟是因...醫師:眼睛發炎小心患風濕病

罹患全身性疾病應注意是否合併眼科症狀,如發現視力改變、飛蚊症變多、眼紅眼痛等發炎等任何一種症狀,應儘快尋求眼科醫師的協助。(圖片來源/長庚醫院提供)

「這是我遇過80多種眼睛疾病中,最害怕的一種!一個新病人來我仍會感到非常頭疼,而且它很難治癒......」長庚醫院視網膜科主任黃奕修說。

是什麼樣的眼疾,讓一位專精眼科領域的醫師這麼害怕?

20歲黃小姐長相甜美、來到眼科就診時也總是充滿笑容,因為身高僅130公分,讓許多人誤以為她還只是小學生。10歲就發生全身性關節炎、右眼失明的她,正是黃奕修最害怕、典型的「小兒原發性關節炎合併虹彩炎」案例。

根據內政部2009年公佈的資料顯示,台灣視覺障礙者約有5萬5千人,6成以上屬於中或重度病人。而眼炎症(又稱為葡萄膜炎)為高致盲疾病,佔所有致盲病人10%,在世界各國皆為致盲前五大主因之一。

醫師:眼睛發炎、全身器官都可能發炎

黃奕修表示,葡萄膜炎依發病範圍分前、中、後、全葡萄膜炎,各有不同的病情表現,常聽到的「虹彩炎」就是「前葡萄膜炎」的簡稱。「眼睛是全身疾病的一個窗口,眼睛發炎跟全身性的發炎有很大的關聯性。這種少年型關節炎不容易治療,已破壞變形的關節通常也無法恢復功能,嚴重的話甚至會導致殘廢;這樣的病人常在關節、手指、膝蓋出現關節炎的徵兆。」

黃奕修表示,眼睛是全身疾病的一個窗口,眼睛發炎跟全身性的發炎有很大的關聯性。這種少年型關節炎不容易治療,已破壞變形的關節通常也無法恢復功能,嚴重的話甚至會導致殘廢。(攝影/陳稚華)

他提到少年型關節炎還有一個嚴重的問題,就是常合併眼睛葡萄膜炎,「但特殊的是,其他眼疾發炎時眼睛都會很紅,葡萄膜炎發炎時,患者的眼睛不紅不痛,所以小孩正在發病的惡化期時,爸媽完全不知道,直到小朋友走路撞牆,才知道他可能出問題,但這時候往往已經有點晚了......完全都不治療的話,整個黑眼球就會白掉進而失明。」

英國眼科雜誌於2003年7月刊登的研究報告指出,36%的小兒虹彩炎病人會視力受損(矯正後視力小於0.5),24%的視力達到重殘的地步(矯正後視力小於0.1)。黃奕修解釋,僅單純眼發病的葡萄膜炎會造成視力喪失,而合併全身性疾病的葡萄膜炎,則有感染、關節炎、肺病、腎病種種風溼疾病的風險。

延誤10年釀一眼失明...盼健保補助生物製劑

黃小姐的媽媽表示,女兒8個月大時活蹦亂跳,到1歲時突然不會走,腳趾頭和膝蓋突然都腫起來,「一開始先去診所從關節抽水,有積水就抽水這樣。4歲診斷出關節炎,後來轉診到各大醫院治療,但隔了3年、14歲轉診到長庚,才被診斷出是小兒原發性關節炎。」身為主治醫師,黃奕修也感慨地說,「那時候這樣的風濕免疫疾病,在其他醫院並沒有認知需要顧到眼睛,如果他在3、4歲就發現眼疾並立即治療,今天另一眼可能就不會失明了。」

目前如何治療這個病?

黃奕修提到,以前只有一些類固醇藥物,約在20年前開始有免疫製劑,最近10年開始有生物製劑,「目前眼睛的治療完全依賴生物製劑,如果退回傳統免抑制劑跟類固醇的話,仍無法抑制發炎,還會產生副作用。這也是為什麼黃小姐比一般正常人矮了30公分。」黃奕修也盼健保署在生物製劑上有更多補助、跟國際用藥同步。

3歲就做視力檢查,「未培養閱讀習慣前別碰3C!」

近年研究發現,許多全身性疾病都會引起視力受損,有哪些全身性疾病特別合併眼疾?長庚研究2009-2014年共6年的資料,結果發現其中最常合併之全身性疾病依次為:僵直性脊椎炎(39.8%)、Behçet白塞氏病(18.7%)、類肉瘤病(9.8%)、乾癬(7.3%)及小兒原發性關節炎(11.4%)。黃奕修特別提醒這些疾病的病友,應注意是否有合併眼科症狀,若發現視力改變、飛蚊症變多、眼紅眼痛等發炎等任何一種症狀,應儘快尋求眼科醫師的協助。

長庚醫院兒童風濕過敏免疫科主治醫師葉國偉也提醒,小兒原發性關節炎從發現症狀到確診平均大約是4個月,「我們都希望能早點確定,用適當藥物控制。小兒原發性關節炎有分很多不同的類型,若是女性、小於6歲、抽血中抗核抗體呈陽性,就要注意造成眼睛虹彩炎的併發症的可能性。」

7年前黃小姐遇到長庚醫療團隊,治療獲得改善。(攝影/陳稚華)

至於家長應如何察覺小孩是否有虹彩炎?林口長庚醫院眼科部主任吳為吉表示並不容易,但一般呼籲小孩3歲就可以去做視力檢查,或是一出生就可以做部分視力檢查,「也許能發現像是先天性白內障、眼睛的腫瘤、視網膜母細胞瘤,機率不高但還是有。檢查內容包括:看小孩的眼位是否正位、有無斜視、遠視近視散光等。」

吳為吉也提醒家長,小孩3歲後仍要定期檢查眼睛,「台灣是近視王國,尤其3C產品的盛行,但真心建議小朋友還未培養閱讀習慣前,盡量不要碰3C產品、盡量多多外出接觸大自然。」

更多信傳媒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