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號登場 德國大選超像台灣立委選舉

24號即將登場的德國聯邦議會選舉,在德國內閣制的制度下一般由國會最大黨組閣,並決定德國未來的總理,即國政的領導人。德國是歐洲重要的領頭羊之一,誰當未來的領導人事關重大,因而全球注目。

 

雖然德國政府有兩個議院,但德國的參議院(類似上議院、參議院)與美國的參議院不太相同,並非由選舉選出議員,而是由各州的政府官員兼任或委任;他們在參議院的工作是兼職,在各州的工作才算正職。

 

代表人民的聯邦議會(類似下議院、眾議院)的選舉採用單一選區兩票制來選出議員,而台灣的立法委員選舉也是單一選區兩票制。

 

什麼是單一選區兩票制?

 

所謂單一選區兩票制就是「一票選人,一票選黨」。一票投給所在選區裡心儀的候選人,一票投給自己心儀的政黨。德國聯邦議會共有598席次;一半是由地方選區人民選出來的議員,一半是依人民選出來的政黨票比例來配票,即不分區立委。

 

同樣都是單一選區兩票制,德國與台灣略有不同,台灣是「並立制」,也就是從選區選出的議員總席次,與政黨獲得政黨票比例分配到的席次分開計算。舉例而言,台灣立法院有34席是專門以政黨票比例來分配組成的,其他的席次則由地方選舉選出來。

 

德國採用「聯立制」,扣除區域選出的議員席次後,差額由政黨比例代表的名額中補足,這樣的制度比較有利於小黨生存。

 

台灣與德國都有5%門檻

 

因為德國威瑪共和時代,國會時常小黨林立使國會陷於空轉,最終希特勒藉此崛起,導致了二戰;所以,為了避免小黨林立,德國選舉法設下「5%門檻」限制條款,即得票率不到5%的小黨無法進入國會。扣掉這些小黨的選票後,將席次按政黨票比例分給各個邁過5%門檻的政黨。

 

台灣也有5%門檻,政黨的得票率須達到5%才能獲得不分區立委的席次。

 

德國的聯邦議會組成後,議員們必須在大選後的一個月內選出總理,若某大黨得到過半席次可以單獨組閣;但德國的選制很難出現單獨組閣的情形,通常是由取得最多席次的國會最大黨組成執政聯盟,比如現在執政的基督教民主聯盟就是和巴伐利亞基督教社會聯盟組成執政聯盟。現任德國總理梅克爾是基督教民主聯盟的領導人。

 

(圖片取自 Angela Merkel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