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院長,24%就可改變台灣!

賴院長,24%就可改變台灣!

馬英九在2010年以吸引投資為由,把營利事業所稅率(簡稱營所稅)一下子從25%降8%至17%。以2016的營利事業所得規模,等於對企業一年降低所得稅2,144億元。可是,這種減稅對台灣的投資、就業與經濟發展並沒有相對的助益。光是鴻海一家公司去年就因此獲益160億,這是近年郭台銘可以到世界各地併購(如日本)與投資(如美國)的主要原因。郭台銘與企業主也當然成為馬英九連任的主要支持者。富爸爸與富二代是當然的得利者;貧富不均更是必然的結果。 可是郭台銘有「因此」增加在台灣的投資嗎?這幾年台灣的本國企業有「因此」而增加對台灣投資嗎?台灣有「因此」吸收到更多的外資嗎?沒有。 林全的財政改革方案之一是把馬英九所降的8%回升3%成為20%;這太小氣、客氣了。林全的「改革」方案,企業額外好處還是多多;比營所稅率25%時,政府還硬是每年少收了1,340億。 台灣的營利事業所得稅率應該多少%呢?保守的答案是24%。 營利事業所得稅率的拿捏與投資水準 營利事業所得稅不是製造成本。所以它對投資決策的重要性不如勞動成本、原料成本、生活成本、綜合所得稅、文化要素、政法制度、企業主的個人政治關係等要素。世界各國都有依賴國際生產與國際市場的企業,但是各國大部分的本國企業因為依賴國內生產或國內市場,這些企業不會因為營所稅的高低升降而改變生產或服務基地。 台灣的鄰國,以技術和社經結構能和台灣競爭國際生產基地投資的是中國、日本、韓國。所以,要避免因為營利事業所得稅率而影響投資必須考慮的是台、韓、日、中的稅率。由於生活方式、文化、社會、政治關係的原因,本國公司在本國本來就比外國公司方便、更具競爭優勢。因此,本國企業在本國的營所稅率必須高出外國很多才會造成本國企業出走。 和台灣競爭生產基地的不是新加坡或香港。香港與新加坡因為國內資源有限,幾乎沒有農業,製造業腹地有限,很難吸收生產性的直接投資,因此吸引金融性投資與區域總部的設立對它們而言攸關生死。所以港、新有很好的語言、文化、交通、電信、生活環境、教育與休閒設施。因此,在非稅負方面台灣都不是新加坡與香港的對手。在稅負方面,香港與新加坡形成低稅負的恐怖均衡。台灣的營所稅再怎麼低,都不可能和新、港去競爭金融性投資與區域營運總部的設立。所以,即使如今台灣營所稅已經降至與新加坡一樣的17%,也是沒有用的。 台灣營所稅率應參考的對象是中、日、韓 從以下這個表,讀者可以很容易看出台灣應有多高的營所稅率。 東亞四國與港、新 營所稅、綜所稅(最高)稅率(%)比較,2017年: 國家 香港 新加坡 台灣 中國 南韓 日本 營所稅 16.5 17 17 25 24.5 30.86 綜所稅 17 22 45 45 38 55.95 在上表中,中、韓、日三國的營所稅和綜所稅都比港、新兩國高,有明顯的區隔。這三國的營所稅分別是25%、24.2%、30.86%。所以,馬政府把台灣的營所稅從與中、韓、日相當的25%降到與港、新相當的17%,對投資沒有相對助益,根本是在肉包子打狗,是對資本家送大禮、劫貧濟富。 台灣即使把營所稅調至24%,都還是比中、韓、日三國的稅率低,廠商不會因為台灣的營所稅率而轉換生產基地。筆者粗估,把營所稅調至24%可比馬朝每年多收1,876億,比林全的改革方案每年多收1,072億。 台灣經濟並非沒有能力,只是沒有理想與規劃 1,876億或1,072億可以做多少事,可以增加多少受惠者的實質所得、幸福與整體的經濟成長?請看下列數字。 以每年支出初估,小英長照計畫400億元,小學向下延伸一年80億,公共托育1到4歲750億;台灣甚至可以規劃公私立大、中學齊一收費、免費等。這些看起來似乎遙遠的理想,事實上只要以本國勞力為規劃的基礎,這種人力資源規劃的結果必然增強對本國人力的需求,並因而增加國內市場整體有效需求。其整體結果一定是人民負擔減輕、實質所得增加,釋出人力、增加就業人口,有益經濟成長,長期有助提高青年生育的意願,穩定台灣的人口與永續發展! 專欄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