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歲得乳癌,家人偏信民俗療法延誤治療,腫瘤變大5倍才知道大事不妙!

一名25歲乳癌患者,家屬因為擔心化療影響生育,不願接受正規治療卻聽信民俗療法,直到腫瘤從1公分變成5公分,進入第三期才接受化療,治療後腫瘤明顯縮小;但不到兩年又復發,癌細胞轉移到肺部,進行腫瘤切除與全身性治療中,追蹤3年多目前狀況穩定。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乳房外科主治醫師吳曜充指出,年輕也有可能得乳癌,尤其是年齡小於35歲,腫瘤惡性度比較高,較容易罹患單一性乳癌,而且年輕患者需要接受治療的時間也會比較長,使用賀爾蒙治療時間要到5到10年。

2019台灣醫療科技展

導入乳房超音波AI輔助診斷系統,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分析比對,挑出疑似病狀,再由臨床醫師進行判斷。(圖/freepik)
導入乳房超音波AI輔助診斷系統,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分析比對,挑出疑似病狀,再由臨床醫師進行判斷。(圖/freepik)

導入乳房超音波AI輔助診斷系統,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分析比對,挑出疑似病狀,再由臨床醫師進行判斷。(圖/freepik)

迷思!誤以為有家族史才會得乳癌

台灣罹患乳癌的年齡高峰約在四十五歲到五十五歲,比西方國家提早十年左右,主要原因可能與人種有關。吳曜充表示,整體乳癌患者只有20%有家族史,大多數民眾以為沒有摸到腫塊就沒事,反而容易掉以輕心,現在政府已經停止宣導乳房自我檢查,而是鼓勵民眾透過乳房超音波及乳房攝影等健康檢查,並由醫師進行診斷。

乳房超音波攝影可偵測出乳房鈣化點或微小腫瘤,提早發現無症狀的0期乳癌,而且早期篩檢、早期治療,治癒率越高。過往要從上百張乳房超音波攝影中進行醫學影像判讀,常處在模糊空間。中國醫藥大學蒐集6.5萬筆女性病患乳房超音波等病歷資料,並導入乳房超音波AI輔助診斷系統,在很短的時間分析比對,挑出疑似病狀,再讓臨床醫師進一步判斷是否需要進行切片,協助診斷,不只是乳癌初期病症,還可辨識腫瘤良惡性程度。

根據衛福部資料,早期乳癌5年存活率超過9成,第一期乳癌更高達95%,但乳癌一旦到了第四期,存活率會驟降到2成多。

2019台灣醫療科技展將有約60場免費健康講座,乳癌議題包含「乳癌診治心趨勢」與「中醫穴位保健及乳癌術後經絡養生操」。現場另有多項新科技免費體驗自己身體狀況,能與多位大醫院醫生近距離諮詢、了解最新醫療科技新趨勢,現場還有超優惠保健產品,歡迎有興趣的民眾一同到場打造專屬自己的健康護照。

你擔心不夠健康嗎?或者想積極預備更健康的未來!?
台灣醫療科技展,一年一度全民健康party來囉!
一同玩體驗、聊健康、專業逛、聰明買!
活動網頁:https://events.storm.mg/campaign/2019healthcare-expo/
【立即購票】

更多風傳媒報導
相關報導》 聽到親人得癌症,就開始擔心自己會不會得癌症嗎?「癌症基因檢測」或許能揭開答案
相關報導》 倒水、夾菜手抖不停,真尷尬!新療方「醫薩刀」、「神波刀」免麻醉、免開刀 90分鐘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