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招學起來 不兼差就能有兩份收入

文:李美虹

有人曾問過我:「為什麼你可以在媒體業做這麼久?」沒錯,當年與我同期的人,至少有一半以上都已離開媒體圈,而我之所以能夠堅守四行倉庫,打死沒退,只是因為我知道自己喜歡什麼、要什麼。

除了在工作上,知道自己想要什麼、長期目標是什麼之外,工作賺錢也是為了讓自己與家人過得更好,所以如果沒有計畫,隨意將賺來的錢花掉,那麼在人生追求的另一個層次:「財務自由」這件事上,恐怕就不是很樂觀;而勤儉持家,把錢都存到銀行裡,雖然值得稱許,但以目前銀行超低利率環境來看,離財務自由依舊很遙遠。

💰想要變有錢 就要幫薪水找另一份工作

我們每天辛苦工作8小時,只能賺到一份薪水過生活,不僅沒辦法因此變成有錢人,單靠死薪水也無法存到足夠的退休金。所以,我們要學會「幫錢找工作」,讓錢24小時幫我們賺錢,即使不上班或半退休,每個月也會有錢自動入帳。換句話說,只要你還在工作時,就學會幫錢找工作,加上時間的複利效益,就有機會讓資產翻倍。

俗話常說「人兩腳,錢四腳」,如果幫錢找到一份「好工作」,那麼當你在工作、睡覺時,錢還會繼續幫你賺錢,等於有了「兩份收入」,你將會越來越踏實,也更能篤定地去追求自己的目標,因為另一份收入已經幫你創造了無限可能,讓你放手去追求夢想。因此,如果不再讓自己為錢煩惱,你就不能讓「錢」偷懶、不工作,一定要幫薪水找到另一份工作,讓錢幫你賺錢。

💰打破2迷思 就能讓錢滾錢

如果我們想讓錢去上班,靠著錢滾錢,有2個迷思要先打破:

迷思1:有錢人才能錢滾錢

並非有錢人才能錢滾錢,賺錢的真正關鍵在於擁有知識。如果自己的財務知識足夠,那麼所面臨的投資風險就低,所以,成為有錢人的關鍵在於:懂得投資的遊戲規則,擅長四兩撥千斤,具備幫錢找好工作的能力與智慧。

迷思2:等有錢再談錢滾錢

除非是富二代,不然沒有人一出生就有錢,舉凡任何投資都是從零到多,切記,一開始一定要先把錢榨出來!許多靠投資就提早退休的達人,他們自己投資的錢,大部分都是靠「省錢」榨出來的。

現在部分年輕人都把沒錢的責任怪罪在大環境景氣差、薪資低,所以放棄存錢這件事!我建議,不要把終點看得太遙遠,而放棄站上起跑點。另外,有些三明治族自認無能力改變現狀,長期漠視財務規畫也是犯大錯。理財是先理生活,而不是先理財,只要調整生活方式,錢自然就會冒出來。

💰這3招學起來 就能讓錢幫你工作

以下提供了3妙招,教你克服錢滾錢的難關。

第1招:多元化並長期投資

長期投資和多元配置是很重要的投資策略。根據過去65年的年度總報酬統計,在1年滾動時間(在任一時點投入並持有達1年)投資美國大型股,最高報酬可來到47%,最差報酬也可能虧損39%,但如果把投資期間拉長到5年,最高報酬為28%,但最差報酬大幅縮減至僅虧損3%,這就是長期投資的好處。

而投資美國債券同樣能見到長期投入分散風險的效果。投資人若不想承受單一資產的波動風險,也可以選擇多元配置股票和債券,我們從過去的數據經驗都能看到,比起單一投資股票或債券的投資組合,股債配置各5成的投資組合,其收益波動相對較低,長期下來的獲利也不會輸給風險較高的股票組合。

第2招:投資組合再平衡

多數投資人無法處理「貪」和「怕」的情緒問題,但是,只要透過方法且有紀律地執行,則可以把「貪」的因素摒除,避開「怕」的情緒干擾,成功做到危機入市。

方法很簡單,就是每年定期做一次「再平衡」,例如,股債各配置5成的投資組合,建議可以在年底時,把2種資產加總後的金額除以2,重新調整回配置各半的比例,一來可維持進可攻、退可守的態勢,二來能有紀律地逢高減碼。

第3招:不只停利、還要鎖利

讓錢出門咬錢,除了要有投資眼光,還要有「停利」的本事,否則錢不會自己滾回主人的口袋,可是,獲利落袋就行了嗎?不,還要執行「鎖利」,才能真正守住得來不易的獲利。

因為賺回來的錢擺在銀行帳戶裡,很容易一不小心或某種狀況發生時就會花掉,所以,最好的方式把錢「鎖起來」,例如,大錢可以變成頭期款購入房產,小錢可以轉入不易解約的儲蓄險裡,這些都是鎖利的方法。

此外,近來投資人青睞領息商品,雖然把息領回也是一種停利的概念,但是一旦利息沒有持續再滾入,那麼,這筆投資恐怕也喪失了複利威力,充其量只有單利效果,每次只能咬回一筆固定的錢,金額不會再增加,因此,最好的做法是將息繼續鎖進投資裡,例如讓配息基金領回來的錢,再轉入其他檔基金繼續扣款。

個人簡歷

作者:李美虹
喜歡觀察周遭的人事物。雖然在投資理財媒體33年,對數字敏感,但卻不喜歡硬梆梆的數學,所以一直希望能用簡單的方式跟人溝通理財知識。曾擔任《Smart智富月刊》總編輯、《Money錢》社長兼總編輯長。

★延伸閱讀★

這2種方法幫你練習存小錢 存久了就是大錢

別再指望勞保年金幫你養老!從年輕起就該為退休金提前做準備

10個理財小行動 幫你快速增加存款

手上有150萬 該先還房貸?還是做投資?

5個重點算出你的醫療保障夠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