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次手術+置換關節 婦行走自如

醫師謝明宏堅持「來著不鋸」理念,治癒慢性骨髓炎患者。(記者湯朝村攝)
醫師謝明宏堅持「來著不鋸」理念,治癒慢性骨髓炎患者。(記者湯朝村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報導

55歲婦人風濕病造成膝關節嚴重變形,進行人工關節置換手術,種下難治型慢性骨髓炎的遠因;經20次住院控制反覆發炎,又不慎跌斷腳,截肢成為一勞永逸的治療選項。經骨腫瘤及關節重建與整形外科聯手治療,歷經30次手術並置入腫瘤型人工膝關節,讓病人正常走路,重回健康生活。

大林慈濟醫院骨科部骨腫瘤及關節重建科主任謝明宏檢查發現,病人的內側膝蓋關節不穩定,而且有感染的現象,為她移除人工關節,在關節內放入含有抗生素的骨水泥,3個月後等感染控制住再重建原本的膝關節。

他指出,病人經常反覆發生感染,有時發燒、有時膝蓋腫漲、有時傷口化膿,需要入院打抗生素、手術清創,甚至再把原有的人工膝關節移除。這幾年因難治型慢性骨髓炎住院20次,歷經30次手術。

謝明宏表示,進行骨折固定手術後,雖然恢復關節原有功能。但細菌在病人免疫力變差時入侵,面臨截肢選項。他想起副院長簡瑞騰說過骨科的傳統是「來者不拒、來者不懼、來者不鋸」,選擇為患者保存肢體。

謝明宏先進行更大範圍的死骨與不健康軟組織的切除,再由整形外科醫師許宏達執行肌肉皮瓣手術。他指出,手術必須考慮到骨髓炎是否獲得控制?原本長短腳怎麼改善?軟組織能不能完整覆蓋與重建關節的穩定度?

完整評估後,使用能提供更膝蓋更好保護力的腫瘤型人工膝關節,將問題一一克服,手術後傷口恢復的情況令人滿意,1週後便開始復健,3個月後便能不使用拐杖走路,抬腿可以彎曲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