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來首次 以、黎商討海域爭議

郭淑鳳

30年來首次!以色列和黎巴嫩14日進行非軍事會談,商討雙方海域邊界爭議。圖為以色列海域天然氣田工作站。(Photo by 網路截圖)
30年來首次!以色列和黎巴嫩14日進行非軍事會談,商討雙方海域邊界爭議。圖為以色列海域天然氣田工作站。(Photo by 網路截圖)

【台灣醒報記者郭淑鳳綜合報導】30年來首次!以色列黎巴嫩14日進行非軍事會談,商討雙方海域邊界爭議。這是兩國海域於2011年發生爭議、各說各話後,首次見面會談。拖延了近10年的爭端使兩國對海洋資源的開發落後他國,每年造成的損失高達數十億美金。

三方各有盤算

根據《半島電視台》報導,黎巴嫩拒絕正式承認以色列,兩國還屬於敵對狀態。這次會談各有不同盤算:川普政府希望藉此拉抬川普選情;黎巴嫩領導人由於貝魯特大爆炸和經濟困境,受到國內外極大改革壓力;以色列想確定經濟海域範圍。

2011年,以色列通過與塞浦路斯的海上邊界協定,該協定以黎巴嫩和塞浦路斯於2007年同意的海上邊界作為參考點,但黎巴嫩議會表示他們從未批准。後來,黎巴嫩向聯合國澄清,宣稱他們的海上邊界在以色列認定的2007年邊界以南,多了860平方公里的範圍。以色列不同意,兩國的海域爭端就此產生。

針對經濟 無關政治

根據《耶路撒冷郵報》報導,以色列能源部高級官員透露,這次對話與以色列和阿聯酋的對話不同,「我們有明確的目標來解決分歧,為我們的經濟水域劃定界限。這個目標非常有限和明確。」能源部長尤瓦爾•斯坦尼茨表示,談判只會涉及兩國的經濟水域,「不是在爭取和平與正常化。」

消息來源指出,多年來這項爭端讓兩國延誤開發天然氣田,每年造成的損失可能高達美金數十億。由於以色列在自己海域已經開發出2個天然氣田,解決爭議對黎巴嫩的經濟利益更大。

此次會談將由美國駐阿爾及利亞大使德斯羅契爾扮演中介者,以色列派出能源部司長烏迪•阿迪里領軍,黎巴嫩則是外交部官員哈迪•哈申姆,他們將在黎巴嫩納庫拉聯合國駐黎部隊(INIFIL)總部的帳棚內會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