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美債飆5%、美財部動手回購意義何在?債蛙哭倒,專家給一句話:在哪跌倒「不一定要在那站起來」
美國長債殖利率一路攀高,但聯準會(Fed)卻遲遲沒有出手相救,迫使美國財政部於日前撥款100億美元回購美債,寫下財政部史上最大規模的債券回購行動。 然而,儘管已經是史上最大規模的債券回購,但在專家眼中,這並非一項有針對性的回購。
由於擔憂美國聯邦預算赤字不斷增胖且債台高築,摩根大通全球固定收益主管米歇爾(Bob Michele)在上週一度表示,長期美債已經不像華爾街一貫認為的「無風險資產」。
許多華爾街巨頭,也紛紛捨棄30年期美債,轉而選擇短期債券,導致今年以來,30年期美債表現特別疲軟,殖利率不斷上升,在5月一度攀升至2008年以來最高點,本週美國30年期公債殖利率一度衝破5%;反觀2年期、5年期和10年期的美債殖利率卻走降。
有債券交易員認為,美國財政部回購百億美元債券的舉措,是財政部畫出一道「紅線」,暗示殖利率高於此水準是危險且貴的。但,國泰投信全球經濟與策略研究處副總經理王誠宏則認為,這並非有針對性的回購,只是一般的操作。
美財政部購債百億美元為哪樁?國泰投信王誠宏:打擊預期心理
王誠宏分析:「回購其實是它(財政部)常常在做的工作,就像銀行之間的資金周轉常態現象,沒有很特別啦。」
不過,王誠宏也分析,美國財政部此舉不排除是在打「預期心理」,「不是說破5就會怎麼樣,而是怕投資人出現追價、預期心理,讓本來應該只是一個短暫的現象,最後卻出現『自我實現』,讓殖利率飆出更高的數字。」
野村投信投資策略部副總張繼文也認爲,財政部是希望美國的長債不要失控,因為30年期殖利率目前在5%上下,一突破5%市場就會恐慌。
美30年期公債殖利率5%會持續?王誠宏:無支撐力
為何王誠宏信心滿滿認為30年期公債殖利率衝破5%僅是短期現象?他分析,會衝上5%是因為市場擔心通膨水位偏高,「可是它是不具支援力的通膨。目前買氣是下降的,未來如果因為關稅因素,我再加價上去,你覺得買氣會恢復嗎?就更不可能了,因此廠商只剩減少生產計畫、資本支出的選項,有可能會部分裁員,所以非農就業人數接下來增加有限、失業率可能小幅上升。」
在這樣的環境下,對債券投資人來說,王誠宏建議:「投資重點放在1年期到10年期債之間較好,這邊的肉比較多。其中,公債目前正在浪頭上,太多鬼故事,選擇公司債會比較好。」
野村投信投資策略部副總張繼文也認同,投資人應該開始啟動棄長轉短的計畫,他認為,近來因投資人對美債的疑慮升高,一度使美國30年期公債殖利率超過5%,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來到4.5%附近,如要降低利率波動風險,宜選擇較短天期的債券;尤其,非投資等級債券存續期比投資級債券短,加上債券到期殖利率較高,是不錯的選擇。
張繼文指出,許多台灣投資人在美國長天期公債的佈局都有受傷,主要是因為投資的觀念有誤,「很多台灣投資人買美債、美國長年期的公債,是在賭美國經濟大衰退,說是『投資債券』其實是在『trade(買賣)』債券,然後被愈套愈兇。」
債蛙如何應變?野村投信張繼文:可長債換短債
張繼文半開玩笑地指出:「在哪裡跌倒不一定要在那裡站起來,在其它地方站起來可能更快,所以長債換短債,的確是一個可行的作法。」此外,他也建議,投資人可以考慮買複合型的債券或者是買美國平衡型基金,因為有配置在股票的部分,是較積極的作法。
安盛投資管理核心投資部投資總監Chris Iggo也指出,在全球地緣政治對立升溫,美國政策轉趨保護主義,使投資市場充滿不確定性的情況下,國際對美國的同理與信任下降,投資人風險意識上升,偏好本土市場配置。今年以來,美元貿易加權匯率已下跌逾9%,相比之下歐洲股市表現亮眼,而美股與大中華市場則較為疲弱。
儘管如此,美國基本面並未全面轉弱,企業獲利預期仍維持雙位數成長,加上人工智慧等科技創新持續推進,以及國內資金面寬鬆,仍有助支撐美股走勢。債市方面,全球債市表現整體正向,但美國公債和長天期債券可能受發債壓力與殖利率波動影響,Iggo 認為短天期的投等及非投等債券能較靈活地應對不確定性。
本文暫不授權媒體夥伴
更多今周刊文章
陶朱隱園恐遭銀行團賣房抵債?傳聯貸2個月未繳息!沈慶京收押後中工、中石化股價腰斬,中石化聲明出爐
影/洛杉磯暴動進入戰術警戒,國民兵被控衝著臉部開槍!川普擬各地部署軍隊…為何堅持動用聯邦權力?
台積電(2330)6/12除息,這次能秒填息?他曾神預測台積股價、42歲提早退休:5年內股價1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