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萬國人注意!兩種過敏體質可能導致失能 醫:控制過敏症狀可能有助改善

國內因過敏就醫超過355萬人,很多人以為會過敏的只有孩童,實際上,這355萬人當中超過6成是成年人。常見的過敏包括氣喘、異位性皮膚炎、過敏性鼻炎等等。新研究發現,有過敏體質的人,會大大提升得到退化性關節炎的風險。

過敏除了鼻子癢、鼻塞、皮膚癢之外,現在新研究發現,有過敏體質的人,罹患退化性關節炎的風險比一般人高。退化性關節炎導致關節活動受限、疼痛甚至必須要置換關節,是造成中、高齡者失能或活動力降低的主因之一。

過敏會增加退化性關節炎風險高達6成 其中兩種過敏症風險更高

美國史丹佛大學團隊分析了兩個大型的醫療保險資料庫。其中一個是比較12萬名過敏患者和120萬無過敏症狀的人,經過8年追蹤,有過敏的人得到退化性關節炎的風險比一般人高出將近6成 ,其中有氣喘、異位性皮膚炎的人風險更高。另一個資料庫的分析則發現,有氣喘、異位性皮膚炎其中一種過敏症狀的人,比一般人得到退化性關節炎高出4成。

美國史丹佛大學免疫學臨床主任貝克 (Matthew Baker)指出,過敏的原因是因為身體過度敏感、碰到刺激就生產大量肥大細胞,肥大細胞會釋出組織胺、介白素、細胞激素等等發炎因子、吸引免疫細胞前來清除刺激物,這個過程會引起流鼻涕、皮膚癢或是呼吸道過度反應的氣喘問題,「肥大細胞在發炎反應中是重要的中介角色,同樣的發炎反應也可能引起免疫細胞攻擊關節、造成退化性關節炎。」

貝克也表示,跟過敏有關的疾病很多,氣喘、異位性皮膚炎只是冰山一角,他推測,食物過敏、季節轉換就過敏或是有過敏性鼻炎的人,退化性關節炎的風險也會比較高。

如果控制過敏反應是否能降低退化性關節炎風險、甚至幫助緩解症狀,該研究沒有解答,不過貝克指出,這是有可能的,未來會研究常用來對抗過敏的抗組織胺藥物是否能降低退化性關節炎風險,或對沒有過敏的人是否也有幫助。該研究刊登在《風濕免疫疾病年鑑(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中。

每3人就有1人過敏 穩定免疫反應可能是維持行動力要素之一

過敏是種慢性發炎反應,不過以往認為,過敏的發炎路徑與其他各類關節炎不同,不過近來已有愈來愈多研究發現,兩者的發炎路徑是有交集的,「貝克在早前已透過動物實驗發現過敏與退化性關節炎的關聯,」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風濕免疫科主治醫師蔡昀臻指出,先前研究指出免疫系統的失調可能參與骨關節炎(退化性關節炎),為了證明肥大細胞在人類和小鼠骨關節炎(退化性關節炎)關節組織中被異常活化,因此使用肥大細胞缺陷的基因模型,證明缺乏肥大細胞可以減輕小鼠的骨關節炎(退化性關節炎),新研究則是透過大數據交叉比對證實兩者有相關。

蔡昀臻表示,肥大細胞不直接導致發炎,而是一種發出發炎信號的細胞,吸引免疫細胞清除外來物,如果堆積在關節、免疫細胞攻擊關節組織,就可能引起關節發炎、導致退化性關節炎,「但退化性關節炎原因很多,包括肥胖、過度使用等等,因此不全然是過敏引起。」

不過,控制過敏症狀可能是未來預防退化性關節炎的做法。台灣是海島型氣候,溫暖濕熱,過敏人口眾多,許多人從小就有過敏症狀,並一路持續到成人,就是所謂的過敏三部曲:異位性皮膚炎、過敏性鼻炎和氣喘。

但過敏不是孩童才有,過敏症狀可能持續到成年,也可能到了成年才過敏,「很多人以為過敏症狀長大就會緩解,其實不然,要從小開始好好控制,成年才有機會緩解,不過臨床上很多從小沒有明顯過敏症狀,成年後才過敏或症狀加重的病人,」蔡昀臻說。

蔡昀臻認為,這份研究也顯示,如果好好控制過敏症狀、讓免疫系統不再那麼活躍,應可降低退化性關節炎風險,抗過敏相關的藥物可能也有機會變成輔助的治療方式。

延伸閱讀:

過敏性鼻炎能根治?治療3方法,4穴道改善鼻子過敏

緩解過敏自救錦囊! 10個必備小物報你知

異位性皮膚是最癢的疾病之一 新藥健保給付嘉惠超過30萬病患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