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一起飛向銀河! 貝佐斯、馬斯克下重本 太空旅行競賽開打

3.2.1一起飛向銀河! 貝佐斯、馬斯克下重本 太空旅行競賽開打
3.2.1一起飛向銀河! 貝佐斯、馬斯克下重本 太空旅行競賽開打

在浩瀚的宇宙銀河裡,科學家企圖從中探索生命的起源、開發新資源,甚至尋找人類的下一個宜居星球。如今,隨著許多億萬富豪成立航太公司,送平民上太空觀光,以往以學術與科技為目的太空旅行,逐漸出現「娛樂化」趨勢……

文/張名榕 圖片提供/達志影像】

12月8號,日本億萬富翁前澤友作(Yusaku Maezawa)在助手陪伴下,從哈薩克拜科努爾太空發射站(Baikonur Cosmodrome)起飛,完成他心心念念的太空之旅,他搭乘由俄羅斯太空人駕駛的聯合號太空船(Soyuz MS-2),預計在國際太空站住12天,成為首批在國際太空站停留的日本民間人士。

近百億日圓(約新台幣24億元)的花費由前澤友作買單,他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儘管飽受外界「炫富」批評,仍覺得值回票價,因為「身在太空,更能思考人類未來的道路及永續發展的意義」。前澤友作的太空之旅,也被視為俄羅斯太空業藉由旅遊發展重振旗鼓的里程碑,而這股富豪花錢上太空的風潮,從2021年中就遍地開花。

財力、技術、行銷大比拚 富豪進軍太空新戰場

說起熱衷太空競賽的超級富豪,最為人知的就是成立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 X),想移居火星的伊隆.馬斯克(Elon Musk)、Amazon創辦人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和他的藍源公司(Blue Origin),以及英國維珍集團董事長理查.布蘭森(Richard Branson)創立的維珍銀河(Virgin Galactic),他們不僅自己圓太空夢,更為非專業人士提供多元的太空旅行。

新太空競賽初始就火花四射,2021年6月,貝佐斯才剛宣佈賣出太空旅行首航座位,將在7月20日飛上太空,沒多久布蘭森就宣佈搶先在7月11日舉行試飛。70多歲,滿頭白髮的老先生在太空艙內漂浮的模樣,一舉搶走媒體焦點,返回地面後,布蘭森更表示為了後代子孫,他會努力降低太空旅行的門檻,將人們的夢想化做現實。

布蘭森的宣言不是空口白話,身為最早取得商業太空旅行服務許可的公司,維珍銀河推出的次軌道太空飛行(Suborbital Joy Ride)要價45萬美金,全長90分鐘,乘客可以搭乘團結號二型太空船(VSS Unity SpaceShipTwo)飛行至海拔50公里以上的太空,感受數分鐘的無重力體驗。

此行程於2013年開賣時,每張25萬美元的預售票狂銷超過600張,女神卡卡、小賈斯丁、湯姆.漢克等名人都搶先入手,也將維珍銀河的聲勢炒到高點,但隨著2014年試飛失敗,預售票一度停止銷售,直到2021年8月又以45萬美金的票價再度開賣,這次有100多人購入,加上先前的預售票,代表還有700多人排隊等著上太空。維珍銀河透露,公司安排2023年每個月會進行3趟太空旅行,以團結號1次搭載4名乘客的容量,光是要將這700人送上太空,就會花上好一段時間。

2,800萬美元換飛越卡門線 貝佐斯進帳破

被布蘭森搶得先機的貝佐斯也不甘示弱,和另3位乘客一起搭乘自家火箭上太空,藍源推出的卡門線之旅(Quick Rocket Trip to the Kármán line),飛行高度高於海拔100公里,超越由國際航空聯盟認證的太空與大氣層分界線「卡門線」(Karman Line),由於美國太空總署(NASA)認定的太空起點為海拔80公里,維珍銀河雖然超越NASA認定,卻仍低於卡門線,這也讓藍源宣稱,貝佐斯的飛行才是真正的「太空飛行」。

除了高度有落差,兩者的飛行載具也截然不同,團結號是一種太空飛機(Spaceplane),由母艦搭載升空,到定點後再分離飛行,藍源的新謝帕德號(New Shepard)則是可回收再利用的探空火箭(Sounding Rocket),這也讓藍源宣稱自家航太技術比對手更好,由於藍源首航票以2,800萬美元(約新台幣7.75億元)高價賣出,但貝佐斯始終未公開後續票價,只透露試飛成功後機票需求大增,銷售總額已超過1億美元。

另一方面,還沒親身「離開地球表面」的馬斯克也創下許多航太史紀錄,包括2020年5月,Space X以史上首枚可重複使用的火箭與商用太空船送NASA太空人上國際太空站,以及2021年9月執行名為「Inspiration4」的計畫,將全平民組成的4人團隊送上太空玩3天,是太空旅遊史上頭一回。

Space X提供的多日軌道旅遊(Multi-Day Voyage),飛行高度為574公里,可環繞地球3天,費用預估5,500萬美元(約新台幣15億元),乘客可以透過堅韌號(Resilience)太空船的玻璃圓頂飽覽太空風情,海拔408公里的國際太空站也能盡收眼底,票價最昂貴,卻也提供最深度的太空體驗。

太空商機上看230億美元 改變太空規則、破壞環境是隱憂

根據瑞士銀行(USB)估計,太空旅遊市場規模在2030年將達230億美元(約新台幣7,080億元),《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預測的2022年十大趨勢中,也包括太空活動的活躍發展,指出在旅遊業者積極攬客下,2022上太空的付費旅客人數將會超過專業太空人,影劇業者也將把片場移至太空,在真正的無重力環境中拍電影。

後者已在2021年10月成真,俄羅斯太空人載著導演與女演員前往國際太空站拍電影,描述一名醫生上太空治療生病的太空人。為了習慣無重力環境,導演與演員經歷數個月特訓,還身兼攝影、燈光、造型等數職,就是為了拍出史上第一部無特效的「真實太空電影」,把也曾宣佈要上太空拍片的湯姆.克魯斯拋在身後。《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撰文指出,既然已有電影搶走「首部太空電影」頭銜,未來想上太空拍攝的劇組,會更仔細考量成本與風險。

富豪強大的影響力,讓NASA也不得不做出因應,2019年開放平民造訪國際太空站並公佈收費標準,也積極拉攏民間力量,與3間美國企業簽協議共同設計商業用途太空站,不僅是為商業考量,更是確保美國在新一波太空競賽,特別是低空地球軌道(Low Earth orbit)領域中保有領先地位。

反之,歐洲太空總署(European Space Agency)署長阿施巴克(Josef Aschbacher)受訪時,批評掌握全球近半數衛星的馬斯克已嚴重影響太空秩序,無論是競爭對手或監管機構都難以匹敵,這將對其他國家或區域的太空經濟發展造成負面影響。

就環保層面而言,富豪上太空也飽受輿論抨擊,《富比士》(Forbes)批評布蘭森登上太空僅幾分鐘,卻要耗費大量資源。《衛報》(The Guardian)採訪長期研究太空污染物的英國自然地理學學者伊柔絲(Eloise Marais),她指出火箭燃料會排放含有二氧化碳、水、氯等化學物質的廢氣進入太空,生成大量的煙並破壞臭氧層,長期下來會對環境造成衝擊。

儘管NASA顧問施密特(Gavin Schmidt)表示,太空旅行和商業飛行或其他人類活動比起來,二氧化碳排放量只是九牛一毛,依柔絲則認為處於氣候變遷下,太空旅行的次數又以每年5.6%的幅度增長時,對環境的影響力將越來越大。究竟如何在商機與環境永續間取捨,將是下一個該關注的重要議題。

【完整內容請見《能力雜誌》2022年1月號,非經同意不得轉載、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