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歲失智 醫師:早發現早治療可保穩定生活

「我的病人中,年齡最低的是39歲時就確診為失智症(Dementia),越早發現,及時制定病情控制計畫,越能更好地面對今後的生活。」在19日阿茲海默症關愛服務(CaringKind)舉辦的雙月會議上,臨床神經心理學家張嘉珍指出,失智症與精神疾病(Mental Illness)初期雖有很多相似症狀,但兩者其實有很大不同,盡早確定自己的病症,及時尋求治療,才能保證自己和家人幸福平穩的生活。

失智症是腦部疾病的一類,會導致思考能力和記憶力逐漸退化,並影響個人日常生活能力,同時引發情緒問題、語言問題、行動能力等,70%的失智症患者為阿茲海默患者,主要發生在65歲以上的老年人身上。

而精神疾病的發病年齡50%從14歲起,75%從24歲開始。精神抑鬱作為精神疾病的一種,在長時間發展下,有25%的機率會併發成為失智症。失智症患者會逐漸找不到合適的詞語來表達自己的意圖和思想,且對生活中的變化呈漠視態度,雖然患者本身並非精神抑鬱,但很有可能因失智帶來的一系列變化而引發抑鬱問題。

張嘉珍表示,亞裔社區以往一向避談老年癡呆的類似話題,但近年來已漸好轉。她指出,如今罹患失智症的年齡層愈發年輕,而且無論從事何種工作都有患病風險,因此及早發現症狀後就醫檢查確診,才能對症下藥。

張嘉珍曾收治一名39歲的女性患者,她從沒想過自己竟會在39歲如此年輕的年齡罹患失智症,雖然這一病症無法根治,但通過飲食、生活習慣的培養及神經科治療等方式,仍可控制病情,並合理安排日後生活的計畫,努力保證大腦的平穩運作,維持穩定的生活狀態。

有需要尋求醫療診斷及失智症相關信息和服務的民眾可登錄http://www.caringkindnyc.org/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