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乳房斷層攝影 提早發現病灶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游尚智/台北報導

圖:右圖箭頭處為腫瘤所在

新北市一名68歲婦女,平時無任何乳房症狀與不適,於今年3月接受每兩年一次的國民健康署2D乳房攝影篩檢時,因其乳腺緻密且分布不均,導致醫師難以從影像中明確判別結果。經建議後,她進一步接受3D乳房斷層攝影,這次卻在細切影像中清楚地偵測到右側乳房內上方區域有一個0.4公分形狀不規則的小腫瘤,經過超音波的確認及導引做穿刺切片,證實為早期的侵犯性乳癌。

 

亞東醫院影像醫學科醫師陳振德表示,因為生活型態、飲食習慣及環境之改變,台灣婦女乳癌的罹患率逐年攀升,且年齡層降低,罹癌的高峰族群落在四、五十歲區間,較歐美婦女年輕10歲,確診期數也較歐美晚期。

 

亞洲女性乳腺組織較緻密 傳統乳房攝影限制大

陳振德醫師指出,「乳房攝影篩檢」是經臨床研究證實降低婦女乳癌死亡率最有效的檢查,約可降低20%-30%死亡率。然而傳統的乳房攝影是2D影像,所有的乳房組織與病灶皆重疊在一起,不容易判別,尤其是乳腺組織較緻密的婦女,腫瘤更易被乳腺所覆蓋而無法看見。

 

由於亞洲婦女的乳房大多屬緻密類型,導致篩檢出的「偽陽性」與「偽陰性」比例偏高。在台灣約有10%-20%的婦女乳癌無法透過傳統2D乳房攝影偵測出來,導致患者常嘆雖有定期檢查,卻仍無法早期發現癌症腫瘤;此外,2D乳房影像也容易因不均勻的乳腺及纖維組織重疊而遭誤認為腫瘤病灶,進而導致不必要的複檢或切片化驗。

 

多角度拍攝後重組判定 提高41%侵犯性乳癌檢測率

陳振德醫師表示,近年來發展出的3D乳房斷層攝影技術,可彌補2D攝影的限制,以多種角度拍攝乳房得到影像,再經由電腦重新組合,以數十張1公厘厚度的細切横斷影像呈現,相較於傳統2D乳房攝影只有固定兩個拍攝角度,可消除掉原本重疊的組織干擾,有助區别真實病灶與重疊之不均匀乳腺組織,大幅降低「偽陰性」及「偽陽性」的錯誤判讀情況,提升乳癌偵測率。

 

此外,據國外醫學硏究指出,相較於2D乳房攝影,使用3D乳房斷層攝影可平均提升乳癌檢測率29%;其中,侵犯性乳癌的檢測率更可提升41%。另外,3D乳房攝影所配備的弧型壓迫板,可有效降低40%檢測時受壓迫的乳房疼痛感,讓婦女不再因檢查時的不適而排斥篩檢。最後,陳振德醫師也呼籲婦女朋友在顧及家庭、工作之餘,不要忘記定期接受乳房攝影檢查,提醒女性朋友們愛別人更要愛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