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要引40億元入學界 科技部推國際產學聯盟

工商時報【邱琮皓╱台北報導】 為了讓台灣的大學與世界級企業充分合作,科技部部長陳良基昨(18)正式宣布,以2年投入6.5億元,推動「國際產學聯盟」(Global Research & Industry Alliance, GloRIA),希望藉由聯盟,在未來4年內吸引200家以上具代表性的國內外企業參與,帶動40億元產業研發經費投入學界,為產業培育4,000名以上的人才。 為了鼓勵國內大學走出象牙塔,在各領域打造創新的生態圈,陳良基表示,今年將編列1.5億元、明年編5億元,把學校這個象牙塔至少開一些窗戶、一些門,「我們也邀請一些企業,如果你要做一些升級,不知道怎麼做,國際的企業也是一樣,很歡迎可以跟我們學界做合作」。 他解釋,「國際產學聯盟」是移植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的經驗,而MIT產業聯絡計畫(ILP)是透過具資深業界背景的產業聯絡專家,幫助企業瞭解最新的MIT研發狀況、提供符合需求的MIT資源給會員公司,讓學術成果商品化。 陳良基說,大學建立「國際產學聯盟」後,可進行分級會員加盟制度,提供客製化產業服務,例如依會員的不同等級收取會費,提供技術諮詢、研討會、產學合作、人才媒合、實驗室設施使用的服務。 他更透露,目前已有台灣大學、台北醫學大學等16所公私立大學與科大提出構想書,針對人工智慧(AI)、生技醫藥、金融科技、綠能科技、航太工程、智慧機械、半導體等領域提出申請,科技部預計於9月底核定補助的聯盟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