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世界帕金森日 吃藥、運動加樂觀 提升患者生活品質

配合醫囑用藥和規律運動將提升帕金森氏症患者的生活品質
配合醫囑用藥和規律運動將提升帕金森氏症患者的生活品質

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日」,帕金森氏症是僅次於阿茲海默症,第二常見的神經退化性疾病,雖然無法治癒,但近年來帕金森氏症醫藥進步,健保給付緩釋型口服藥物可改善病友因藥效波動與減退而產生的「斷電」現象和「異動症」,幫助控制疾病。提醒民眾如果出現不明原因手腳顫抖、走路不穩等疑似帕金森氏症的症狀,要及早就醫,盡早發現可妥善治療,提高患者的生活品質。

臺灣人口邁向高齡化,帕金森氏症罹患人數也逐年升高,目前約有7萬名國人罹患帕金森氏症。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內科主任葉篤學指出,帕金森氏症主要因為腦內稱作「黑質」的部位退化,未能產生足夠的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使得病友身體活動受到影響。常見的四大運動症狀包括手腳顫抖、僵硬、動作慢和步態不穩,多半患者因為出現上述幾項症狀而就醫,此外,還有非運動症狀,嗅覺喪失、睡眠障礙和姿態性低血壓等。

葉篤學主任建議,民眾可利用臺灣動作障礙學會列出的帕金森氏症十大症狀自我檢測,包括:(1)手在休息放鬆時出現顫抖、(2)走路時手不會擺動、(3)站立時身體向前彎曲、(4)走路時一隻腳拖在後面、(5)步伐小常跌倒、(6)覺得懶洋洋做事沒動力、(7)頸部後方或肩膀常疼痛、(8)刻意避開和聊不來的人相處、(9)音調變小或沙啞,以及(10)寫字變慢字體變小。如果10項中了3項,可能就要注意。

有臺灣「帕金森之父」稱號的陸清松教授指出,目前治療帕金森氏症的用藥多以左多巴為主,由於帕金森氏症病程進展緩慢,隨著用藥時間變長,病友經常因血中左多巴藥效持續性以及藥物波動併發的「OFF斷電」現象和「異動症」而感到困擾。陸清松教授表示,一旦左多巴藥效退去,病患就會會痠軟無力,寸步難行,如同斷電情況,就必須再增加服藥頻率;而「異動症」則是藥效推動力量太大,大到超過身體所能控制,導致身體容易不由自主地亂動。為了能讓藥物在血液中保持一定濃度,目前健保給付緩釋型口服藥物,可以讓藥效在體內像馬拉松接力賽般緩慢釋放,維持血中濃度穩定,減少藥效波動現象,讓患者少了off time、多了on time,同時減少異動症困擾,是病友的一大福音。

陸清松教授表示,臨床上也有患者因為罹病而感到焦慮,醫生也會給予抗焦慮藥物治療,但醫生只要能給予病患信心,病患就會按照醫囑吃藥控制。此外,也有不少病人因為輕信網路流傳未經證實的醫療方式,不但花錢也沒有獲得效果,反而延誤治療,也建議患者應找專科醫師治療,才能有效控制疾病。

現年62歲的病友林先生目前是國小教職員,20年前確診帕金森症。他表示,由於帕金森症會手抖,加上撲克臉,讓不少小朋友覺得有些畏懼,經過用藥治療後,這些症狀都獲得改善。為了增加手部復健的機會,他還自學薩克斯風的演奏,除了是個人興趣外,也有助於改善手抖的症狀。林先生表示,「這疾病無法回頭,只能正向面對」,除了要配合醫生的用藥指示外,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樂觀的心境去面對疾病,也要多做運動。葉篤學主任表示,運動對於延緩帕金森症惡化很有幫助,尤其患者到了中期時容易失去平衡,建議多從事太極拳、騎單車等強化下盤肌肉的運動。

臺灣動作障礙學會理事長林祖功也呼籲病友用正面的態度面對帕金森氏症,畢竟要與這個疾病共處15-20年,心態調整非常重要。患者不能只依靠醫師給藥與精準治療,也要走出戶外適度運動,以免加速肌肉萎縮與語言退化。另外,也希望社會大眾了解帕金森氏症,適度給予協助、而不是用異樣眼光看待病友,如此才能讓病友更願意走入人群及社會,找回自在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