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大面向打擊人頭戶 4大職業列為高警戒

記者 張家嘯 報導

金融詐騙使得人頭戶問題氾濫,擾亂金融秩序。銀行公會提出「防杜人頭帳戶範本」,不僅從臨櫃、資訊、管理、交易及教育宣導等5大面向防堵,且明確指出遇到職業為兼職、打工、臨時工、派遣等4大類別開戶者,行員應細問客戶開戶動機與目的,全面打擊人頭戶。

詐騙情事層出不窮,不法集團利用低利貸款勾引缺錢民眾,再將這些人囚禁逼迫交出銀行帳戶作為人頭戶,供移轉贓款和洗錢之用,或民眾自願販售帳戶給詐騙集團,導致人頭戶問題日益嚴重,金融秩序頻遭質疑。

有鑒於此,銀行公會祭出「防杜人頭帳戶範本」,羅列臨櫃、資訊、管理、交易及教育宣導等5大面向防範,更在警政署等相關部會建議下,研擬修訂該範本,增列5大須高度警戒的樣態。

第1、民眾臨櫃開戶時填寫的職業若為「待業中」,或是「兼職」、「打工」、「臨時工」及「派遣」等4大非正職者,行員應細問客戶開戶動機和目的。據銀行公會觀察,很多詐團為避免被銀行查證,因此拿受害者帳戶開戶時,都以臨時工等非正職搪塞,因此若客戶職業以廣義自由業或服務業帶過時,行員就須提高警覺。

第2、若提供的電子信箱、手機與他人共用,又無法合理說明,疑似人頭戶的風險極高;第3、檢警發現近期利用公司做人頭戶案件增加,因此新增若客戶辦理變更負責人時,新負責人對公司營運狀況不清楚或無法正確回答、或新負責人原職業與欲擔任的公司職業類別不相關,外觀似幫派或組織成員者,也列入異常態樣。

第4、長時間未往來,卻突然到行辦理「提高轉帳限額」,卻無法提出合理解釋;第5、客戶申辦業務時,面對行員的詢問,得透過手機用LINE或電話詢問他人,外表疑似遭虐、神情緊張,或疑似遭他人監控等特殊異常情況。

另外,金管會要求各銀行留意,客戶申請非本人網路銀行,以及電話語音銀行的約定轉入帳號者,須視客戶性質和風險程度高低,從申辦日後次1日生效改為次2日生效,延後生效時間;並請銀行在存摺加註,提醒民眾販賣帳戶給詐團使用,最重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等警語。

原文出處

相關文章

更多相關新聞
銀行女行員涉當詐團內應 300餘人被騙3.5億元
首例!女行員當內鬼助詐團洗錢 檢起訴求重刑、查扣4700萬元
29歲朱姓銀行員加入詐騙集團 1招讓轉帳限額拉到1500萬
詐騙犯罪淪國安問題 學者:數發部功能在哪裡?
「詐騙是古老犯罪」 政院提打詐行動綱領1.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