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幫忙 人工智慧提升醫療品質

中國時報【林周義╱台北報導】 你能想像未來看病不需到診所、甚至可透過網路領藥?在國人平均餘命屢創新高的趨勢下,活得越久,所需的醫療資源也越多。面對5G時代來襲,醫療科技是因應未來社會需求的重要媒介,不僅為民眾帶來便利,亦可提升服務品質。 台灣人工智慧發展協會理事長謝邦昌以日本廣告為例表示,住在鄉村的老人不受路途限制,可在家接受醫師診斷;隻身返鄉的兒子,亦藉由科技,讓住在不同城市的兄弟姊妹、父母面對面重聚,為居家照顧、居家養老帶來更多的可能性。 台灣的醫療水準全球第3、亞洲第1,屬於世界前段班,人工智慧可取代某些醫師的工作、降低誤判率,提高醫療品質。謝邦昌說,以北醫附醫為例,透過整併營養、復健、自殺、健康生活與返家適應等5項指標,建立出護理風險評估系統,護理師只要將結果輸入,系統即可自動將高風險病人清單轉給團隊。 比翼資本執行董事陳彥諭分享大陸推動互聯網醫院的經驗,民眾在醫院進行初診後,不需再走入醫院回診,可直接在網路上看病。醫師診斷後,藥品甚至可宅配到府,費用亦採取線上支付。 面對未來醫療科技的發展,國家生技研究園區創服育成中心助理執行長詹益鑑表示,醫療工作的制度需跟進改變,新科技的問世可大幅縮減看診效率,但若醫護人員未把省下的時間用來與病人互動,不斷增加新工作量,服務品質不一定能提升,因此政府亦須拿出對應的措施,調整醫療人員的工作制度與環境,才能將整體效益發揮到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