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千大企業 面臨供應鏈重整

工商時報【陳碧芬╱台北報導】 台灣5千大企業未來三年須好好迎戰全球供應鏈重整大賽。CRIF中華徵信所25日公布「台灣地區大型企業排名TOP5000」研究結果,5千大企業營收及獲利同步創新高,但成長動能已因中美貿易戰出現趨緩的隱憂,CRIF中華徵信所強調,也因為貿易戰,業者需要在未來兩到三年特別著墨供應鏈重整。 CRIF中華徵信所統計,2018年5千大企業營收總額達37兆2,410億元,再度創下新高,較前一年也小幅成長3.04%,但遠低於2017成長4%的表現;稅後純益總額3兆654億元也是新高,但年成長從2017年的15.2%大幅降至3.48%。 其中前100大企業2018年稅後純益為1兆7,333億元,較2017年的1兆8,063億元更衰退4.04%,終止創新高記錄,占總體稅後純益比重也由60.98%下滑至56.55%。前500大企業2018年稅後純益2兆5,016億元,年成長僅0.18%,占總體比重則下滑至81.61% CRIF中華徵信所研究團隊指出,如果沒有中美貿易戰干擾,推估5千大企業的營收成長曲線在2018年可能達到4.5%,反映5千大企業成長動能在中美貿易戰下趨緩的隱憂。尤其,超大型企業的2018年獲利數據受中美貿易戰的衝擊較大,「顯示台灣供應鏈受到的衝擊,需要時間去重新布局」。 此次的研究也細部了解個別產業,有136個產業呈現營收成長,其中六大產業為連續三年營收總額、稅後純益總額皆為正成長,包括半導體業、鋼鐵基本工業、工程技術服務業、電腦系統整合服務業、證券投資信託業及精密儀器製造業,不過這些產業之間的成長並沒有共通性。 CRIF中華徵信所研究團隊認為,拉長時間軸分析台灣產業,台灣5千大企業在過去十年間無役不與,總營收總額正好有五年呈現成長、五年呈現衰退;其中連續衰退和連續成長都不超過兩年,如今要迎戰全新的國際局勢,如何站在全球的角度看發展、並找到有利的位置,需要產官學共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