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大面向、44項細指標 發現高教未來性

呼應社會變化,《遠見》雜誌進行「台灣最佳大學排行榜」,每年調整指標內容與比重,站在趨勢最前線發現大學「未來性」。今年以「社會聲望」、「學術成就」、「教學表現」、「國際化程度」、「產學合作」及「財務體質」等6大面向、44項細指標來評比,其中反映《私校退場條例》實施,財務面向增加「速動比率」指標,以觀察大學的償債能力。

《遠見》的「台灣最佳大學排行榜」調查,前年加入「大學社會責任」相關指標;去年新增「永續表現」、「雙語教學」等指標,呼應全球淨零碳排法規實施,以及台灣雙語教育推動。

「社會聲望」反映社會對大學的綜合評價,今年台大、中山、清大、成大、陽明交大奪得前5名。中山從去年第5進步到今年的第2,主因陸續爭取到「雙語標竿大學」、「半導體學院」、「國際金融學院」及「後醫系」等重大國家級高教政策方案。

「學術成就」面向,今年由台大、陽明交大、清大、成大,以及中醫大名列前5名。今年在這項評比中,加計「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獎」、「總統科學獎」的教師人數,以彰顯走向世界的台灣學者。

今年「教學表現」由台大、北醫、成大、清大、高醫拿下前5名,而這5所大學不約而同地都設有醫學院,且財務相對他校更豐沛,顯見財務為教學資源提升的重要助力。

「國際化程度」由台大、清大、淡江、中山及陽明交大拿下前5名。政府力推「雙語政策」,學校能否在校內就營造良好的「說英語環境」成為重點。

「產學合作」面向,成大衝上全國第1,2至5名則分別是台大、陽明交大、清大及中央。成大在「產學收入」、「每師平均產學收入」、「智慧財產權衍生運用總金額」都拿下第1,產學收入高達約25億。

「財務體質」面向方面,今年前5名是台大、北醫、成大、慈濟及陽明交大,突顯國立與醫科大學預算多,財務相對穩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