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0萬人口,27種語言,那些神奇發音背後的故事

彈丸香港地,承載著730多萬人口,來自世界各地的不同族群以及27種不同語言。

2016年香港人口普查剛剛在6月尾展開,根據過去三次人口普查,香港非華裔人士每年升幅高達近5.14%。這意味著,香港地上,有著不同發音,來自不同發源地的語言越來越多。

香港大學社會研究中心總監白景崇,一直致力研究香港語言。他帶領的團隊由1983年起,每10年搜集資料進行「香港居民語言應用、語言能力及語言態度研究」。團隊在2014至2015年以電話訪問超過2000人,比對2011年人口普查結果,將香港最常用的27種語言的分布繪成一套語言地圖,表達各區能夠說指定語言的人口比例。

早前,端傳媒呈現香港最具代表性的其中七種語言。現在,我們再次帶你穿梭香港語言森林,走進其中四種語言背後的故事,他們因著不同的歷史機緣來到香港,帶著自己獨特的口音和文化,在香港落地生根。

尼泊爾語:我是啹喀兵後代

Rai Alan。
Rai Alan。

(語音內容:「你好,我是艾倫,生於1993年6月2日,在香港出生。我父親是英軍駐港的啹喀兵,所以我也在香港繼續生活和讀書。直至中學二年級,我前往印度完成中學課程,後來再回到香港完成學士課程。現在,我已經是三年級學生,並開始一邊讀書一邊工作,繼續與父母生活。」)

「我是一個啹喀兵的後代。」Rai Alan以英語驕傲地向端傳媒記者說。23歲的他目前正在香港一間自資院校修讀工商管理學士課程。

Rai Alan擁有典型的尼泊爾人樣貌,深啡膚色,一頭黑髮,穿上藍色運動服後,與一般香港年輕人無異。在英國殖民地時代,他的父親由尼泊爾來港當上啹喀兵,Rai Alan也在香港出生成長。

他笑着說,香港新一代對啹喀兵所知甚少,不知道他們曾服務香港,也不知道他們是香港歷史的重要部分。他曾經向同學說過自己的背景,卻只換來同學淡淡的回應——「噢!好呀!」

所謂啹喀兵,是指尼泊爾裔的駐港英軍。在殖民地年代,他們隨英軍來港負責邊防工作,其中包括在邊境堵截非法入境者。根據香港歷史文化考察報告指出,在1987年至1996年間,啹喀兵每月平均拘捕約二千名非法入境者。

第一代居港的尼泊爾人,大多是啹喀兵。單是元朗的尼泊爾軍人墳場,就埋葬著500多位啹喀兵。及至1990年代中期,殖民地政府修例,容許1984年前在港出生的啹喀兵子女可以享有居港權,於是啹喀兵後代陸續返回香港,部份人從此定居在此。

1997年回歸前夕,啹喀兵脫下軍服,正式退役,許多人只能轉做保安或清潔行業。「我爸爸轉了當私人保鏢。他以前會說一點當啹喀兵的經歷,但現在已經很少再聽到。」Rai Alan說。

根據2011年人口普查,香港有16518名尼泊爾人。香港大學的語言調查中,能說尼泊爾語的人集中在油尖旺區,佔該區2.25%人口。目前,尼泊爾人聚居的佐敦一帶就有不少尼泊爾美食,如薯仔黃豆配飯、特式羊肉炒飯。

白景崇指出,不少南亞語言在香港都呈現地區集中現象,反映了語言有集中人口的功能。例如第一代來港的啹喀兵,普遍未能說廣東話、普通話和英語,令他們離開軍營後難以適應香港生活,「所以同族間的人際網絡對他們來說就非常重要」。

Rai Alan一家在父親退役後,也從軍營搬到元朗居住,開始了新生活。他指尼泊爾人會聚居於油尖旺和元朗,主要是為了方便他們互相照顧,「我們會一起慶祝節日,穿上民族服裝跳尼泊爾舞」。

在香港,尼泊爾人慢慢形成了自己的小社區,卻似乎始終難以融入香港。

Rai Alan小時候就讀香港地利亞小學。「我生於香港,但不懂得說廣東話。那時學校只有非華裔學生,連與香港學生說句話都沒有,沒有機會學廣東話。」

小學畢業後,Rai Alan的父母認為香港學習壓力太大,把他送到印度讀中學。及至2012年,父母希望他可以多留在身邊,於是Rai Alan在2012年再...

詳原文:730萬人口,27種語言,那些神奇發音背後的故事

其他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