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磨出RCEP 李克強最大政績

經過8年談判,大陸、日本、南韓、澳州、新西蘭和東協十國於11月15日正式簽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海外華文媒體指出,此一協定成為大陸總理李克強執掌大陸國務院7年多以來,最龐大的一筆國際對外貿易政治功績。

多維新聞網報導,RCEP自貿區談判由東協在2012年發起,2013年5月包括印度在內的16國開始正式談判。當年李克強正式接班溫家寶成為大陸國務院總理後,開始負責參與每年一度的東協與中日韓領導人會議,推動大陸與東協、南韓、日本等區域和國家的自貿區談判,也成為大陸在RCEP方面的主要推手和負責人。

就10+3合作提6建議

經過3年談判,2015年6月1日,大陸與南韓自由貿易協定正式簽署,同一年中國與東協關於自貿區升級的談判也已經全面結束,這為推動後續RCEP盡快達成協定,提供了極大支持。

2015年11月21日,李克強在馬來西亞吉隆坡出席第十八次東協與中日韓領導人會議,也即「10+3」會議時,曾就「10+3」合作提出六點建議:「加快推進東亞經濟一體化,協力維護地區金融穩定,提升互聯互通水平,開展國際產能合作,深化農業減貧合作,拓展人文交流」;同時李克強明確表示,中方歡迎本次會議發表《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領導人聯合聲明》,力爭2016年結束RCEP談判,努力建成世界上涵蓋人口最多、成員構成最多元化、發展最具活力的自貿區」。

在2016年博鰲亞洲論壇年會開幕式演講時,李克強再次表示:「亞洲的振興,不能有人掉隊。中國願結合地區國家的實際需求,在基礎設施、工業設備等領域開展產能合作。RCEP是亞洲參與成員最多、規模最大的區域貿易安排,應當力爭在2016年完成談判」。

攻堅克難促達成共識

不過RCEP並沒有在2016年達成協定,但也讓16國談判進入最後攻堅階段。2017年11月首次RCEP領導人會議召開,李克強仍代表中國出席。2018年11月李克強在新加坡出席了第二十一次中國-東協(10+1)領導人會議和第二次RCEP領導人會議。李克強在RCEP領導人會議上表示:「現在談判已進入關鍵時期,要再接再厲,保持積極勢頭,踢好臨門一腳,力爭明年達成協定」。

到了2019年11月,在舉行3次領導人會議、19次部長級會議和28輪正式談判後,在大陸政府的推動下,除了印度因擔憂按RCEP協定開放市場後,將導致他國物美價廉商品大量湧入,衝擊印度本土企業而退出外,RCEP其他15國皆達成一致意見。

2019年11月4日,第三次RCEP領導人會議在泰國曼谷閉幕。會後李克強等RCEP領導人發布聯合聲明表示,參與RCEP談判的16個國家中有15個國家已完成所有20個章節,以及幾乎所有市場准入制度的文本談判,下一步將進行法律審查以讓該協定在2020年正式簽署。

從2012年提議,到2020年11月RCEP的正式簽署協定,過去了八年多的時間,李克強的總理任期也進入最後兩年。可以說RCEP的談判貫穿了李克強總理任期的始終,也是李克強花費8年時間關注的一件影響中國經濟未來的重大事件,為大陸及亞太區域的未來發展,留下了一份極重的經貿資產。

掌握亞太經貿主導權

RCEP對大陸在國際外交的政治意義也極為重大,這代表由大陸主導的RCEP正式取代原本由美國主導的TPP,成為亞太最大區域貿易體系,並掌握亞太區域的經貿主導權。

RCEP與TPP都是在2013年全面啟動談判,美國在2016年退出TPP談判後,日本雖接掌主導成立CPTPP(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並先於RCEP在2018年簽署協定,但缺乏美國的CPTPP,覆蓋國及經貿影響力大減,這也讓本來表示「印度不加入,日本也不加入」的日本政府,最終只能支持簽署加入RC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