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磨一刀 養殖率翻升逾20倍

過年圍爐少不了象徵「年年有餘」的魚料理,但其實,隨著這幾年氣候劇變,環境被破壞,水資源枯竭,讓養殖漁業也開始面臨考驗。研究環境工程的學者劉新校,多年前開始研究一種新型態的養殖方法,透過控制水質,增加養殖效率,1噸水從2公斤的魚產量,增加到40、50公斤,足足增加20倍。

丟個飼料,魚群紛紛搶食,活力十足,這可不是一般的魚池,而是環工系老師劉新校花了8年所研發的「微生物-水處理-養殖系統」。

萬能環工系教授劉新校:「第一個是酸鹼值,第二個是水裡面的氧化性,第三個是裡面的容氧,假如裡面很髒的話容氧就會下降。」

隨時監控池水酸鹼值、含氧量,就是要了解水中藻類生長與汙染程度,教授以砂濾塔的「水處理技術」,每天過濾水中的汙染,並結合魚草共生的「生態循環-養殖概念」保持水質與水中含氧量,要用最少的水,養出最多的魚。

萬能環工系教授劉新校:「關鍵就在污染物我們有帶走,外面的養殖池沒有把污染物帶走,它會自然的長一些藻類,我們也養了一些水草,它對它有部分的分解作用,我們有監控器,或者學生隨時來採樣回去檢測。」

傳統養殖,魚群與排泄物混在一起,生病致死率相對高,得靠投藥,不停換水,才能維持水質,而新式養殖水質嚴密監控,魚群不易生病,不用投藥,換水量少。1噸的水,能養出40、50公斤的魚,是傳統的20倍!

萬能環工系教授劉新校:「所以我們的魚從養到現在沒有生過病,這裡大概有5噸多的水,現在看裡面的魚,大概有上百公斤的魚。」

面臨水資源逐漸匱乏,養殖業者生存不易,這套新式養殖技術,或許可以給他們一個解決方法,好讓我們一直都能「年年有魚」。(民視新聞賴國彬桃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