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人瑞都是女性 為什麼女性較長壽?阿嬤理論、雌激素抗氧化等祕訣一次看

如果你活到了100歲,可能周圍的人幾乎都是女性,因為在百歲人瑞中,約有85%女性,只有15%是男性,一但進入110歲,9成以上都是女性。為什麼女性普遍壽命更長?美國Yahoo新聞為你解析,並提供健康、長壽生活的建議。

女性普遍壽命更長,在百歲人瑞中,約有85%女性,只有15%是男性。圖片來源:Getty image
女性普遍壽命更長,在百歲人瑞中,約有85%女性,只有15%是男性。圖片來源:Getty image

諾瓦東南醫學大學骨科醫學院(Nova Southeastern College of Osteopathic Medicine)老年醫學系系主任潘迪亞(Naushira Pandya)表示,男性通常比較強壯,但女性更為長壽,這種差別可能是生物特性與社會文化造成。

儘管有許多因素可能降低女性的壽命,例如孕產婦死亡率較高社會經濟地位較低等,但全球女性仍普遍活得更久。在美國,女性的平均壽命比男性多約6年,潘迪亞表示,這是「令人難以理解的矛盾」,以下是女性長壽的可能原因。

女性賀爾蒙、染色體抗老化

女性長壽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女性荷爾蒙」,研究顯示,雌激素對人體健康有許多保護作用,如促進血管健康增強抗氧化和長壽相關基因;此外,雌激素還與抗發炎有關,尤其是在分泌增加的時期,例如懷孕期間,一項2020年的研究發現,停經後的雌激素療法,與年長女性的壽命延長相關。

潘迪亞表示,雌激素還能減少組織層面的氧化壓力,同時提高較具保護性的高密度脂蛋白(HDL)、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此外,女性的免疫系統老化速度也較慢。

染色體可能也有關係,發表在《科學前緣》(Science Advances)的新研究發現,母老鼠的第二條X染色體,在老化時可能對大腦提供了保護作用。

阿嬤理論

除了荷爾蒙因素外,演化可能也有影響,雖然「阿嬤理論」(grandmother hypothesis)仍有爭議,但它認為女性之所以活得更久,是因為祖母角色對於照顧孫輩、提升家族整體存活率有重要貢獻。

加州家庭保健服務公司(CARE Homecare)執行長甘柏德(Moti Gamburd)說,婦女照顧孩子、丈夫和年邁的父母,「就像是必須承擔的責任」,為了履行這個角色,女性會本能地規劃自己的生活,確保足夠健康以擔任照顧者,「她們會看醫生、按指示服藥,並養成有助健康的習慣。」

男性不愛就醫、較易從事高風險行為

以上延伸出來的就是「生活方式」,在長壽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其中一個關鍵是男性更不喜歡看醫生,2019年克里夫蘭醫學中心(Cleveland Clinic)的一項調查,指出「男性幾乎會不惜一切逃避就醫」。

相比之下,女性通常更注重健康,且較不會從事高風險的行為。密西西比Ochsner Rush Health醫院老年醫學專家兼醫療顧問希亞洛尼(Evan Ciarloni)指出,男性吸菸、飲酒、危險行為的發生率與「醫療迴避」(health care avoidance)行為,都比女性高。

另一方面,在美國男性車禍死亡率是女性的兩倍以上、成為兇殺案受害者的機率是女性的四倍,另外自殺率也是女性的四倍

良好人際關係、積極正面生活態度

社會連結關係(social connections)對人類健康、幸福和長壽都有顯著影響,事實上它對生存至關重要,缺乏社會連結關係對個人健康的損害,不亞於每天抽15根香菸

女性較會培養友誼與社會連結關係,有壓力時,也更會向朋友或家人求助。潘迪亞表示,在超過40年的臨床經驗中,90歲甚至100歲以上人瑞,通常擁有更多的支持系統、社會連結、追求有意義的活動並感受到自己的價值,同時還富有幽默感,此外,擁有堅定信仰的長者,身心狀況也較佳。

新英格蘭大學(University of New England)老年醫學教育主任古里奇(Marilyn Gugliucci)表示,「積極、投入的生活態度,接受衰老的過程」,可能幫助超越基因的限制。她強調,有目標、有韌性(resilience)是關鍵,當然良好的飲食和運動習慣都是,但一個人對年老的態度,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人際中展現出來,是幸褔生活的重要因素。

培養健康生活好習慣

無論年齡或性別如何,以下幾個習慣都能有助健康和長壽

1.定期運動

2.飲食健康且均衡

3.充足的睡眠

4.拒絕吸煙

5.減少飲酒

6.其他習慣:健康的人際關係、積極的心態、有目標的生活以及能帶來快樂的興趣愛好。

古里奇說,對個人來說,關注是否有慢性病風險,並制定全面性的計畫,包含飲食、運動、睡眠、人際和精神,長壽健康不是夢。

原文網址:85% of people who live to 100 are women. What's their secret?

編譯:顧佳欣

審稿編輯:黃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