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掰掰!美債警鐘響起:連穆迪也決定降評,美國痛失所有頂級信用評等

​ ​由於對不斷膨脹的債務和赤字的擔憂​,穆迪評級將美國信用評等從AAA下調至AA1,美國恐怕不再是全球資本的首選去處。《彭博新聞》指出,此次降級之際,美國聯邦預算赤字每年接近2兆美元,總債務水準已超過經濟規模,政府償還債務的成本也在升高。

幾乎所有國際財經媒體16日的頭條,都是穆迪評級剝奪了美國最後一項頂級信用評級,美國這個經濟體至此已經丟掉了穆迪、惠譽、標普的三A評價,這反映出人們日益擔憂不斷膨脹的債務和赤字,美國恐怕不再是全球資本的首選去處、也增加了美國政府的借貸成本。穆迪將美國評級展望調整為負面已有一年,該信用評級機構目前抱持穩定展望。

穆迪指出:「雖然我們承認美國顯著的經濟和金融實力,但我們認為這些優勢已不再能完全抵消財政指標的下降。」穆迪也 ​指責歷屆美國政府與國會導致預算赤字不斷膨脹,而且幾乎看不到緩解跡象。穆迪表示,由於債務利息支出增加、福利支出以及「相對較低的收入成長」,預計2035年美國的聯邦赤字將擴大到GDP的9%左右,遠高於去年的6.4%。

惠譽、標普早就不認三A

穆迪是最後一家撤銷美國頂級評級的三大評級機構,惠譽評級於2023年8月已將美國評級下調一級至 AA+,理由是其對債務上限的政治角力感到擔憂,當時曾使美國瀕臨違約邊緣;標普全球評級則是早在2011年就剝奪了美國 AAA 評級的主要信用評級機構,當時曾遭到美國財政部的嚴厲批評。

在穆迪下調信用評級後,白宮嚴厲批評了穆迪首席經濟學家馬克·贊迪(Mark Zandi ):「沒人把他那套『分析』當真,他一次又一次地被證明根本是錯的。」不過英國《金融時報》指出,贊迪並非評級報告的作者,他雖然任職於穆迪分析,但其所在部門與信用評級業務分屬不同體系。

主要金融市場對穆迪調整美國評級的反應迅速,10年期美債收益率一度升至4.49%,追蹤標普 500 指數的交易所交易基金在盤後交易中下跌 0.6%。 ​Brandywine 全球投資管理公司的投資組合經理 Tracy Chen表示,​這次降級可能意味著投資者將要求更高的國債收益率,但市場是否會因國債和美元的安全屬性變得不確定而作出不同反應,仍有待觀察。

不斷累積赤字, ​過度借貸早就超過經濟規模

《彭博》指出,美國的信用評級遭到下調,正值聯邦預算赤字每年接近2兆美元,或超過國內生產總值的6%。在全球關稅戰後美國經濟疲軟的情況下,赤字預計將增加,因為政府支出通常在經濟活動放緩時上升。美國的整體債務水準在新冠疫情後,因爲過度借貸已超過經濟規模,過去幾年的利率上升也推高了政府的償債成本。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 ​Scott Bessent)對當前的發展恐怕早有心理準備,因為他日前對國會議員表示,美國正處於不可持續的軌道上:「債務數字確實令人恐懼,一場危機將涉及隨著信貸消失,經濟突然停滯。」貝森特當時也說,他將致力於防止這種情況發生。不過國會山莊正在設法延長2017 年《減稅與就業法》中的相關條款,稅收聯合委員會預計該法案在未來十年的總成本將達到3.8兆美元。

降級有道理嗎?

對於美國失去三A信用評級,資產管理公司全球固定收益主管麥可・古西(Michael Goosay)表示:「這可能導致更大的赤字,因為償還債務的成本也會上升。」但穆迪的調降有道理嗎?

專精國債市場的美國范德比大學法學院教授葉莎·亞達夫​(Yesha Yadav)對《金融時報》表示,此次降級是「對美債管理不佳的最新現實檢驗」。她說:「雖然這並不令人意外,但對原本就緊張的市場來說仍是相當殘酷的打擊,也是對政策制定者的嚴厲警告,要求他們緊急關注需要哪些改革,確保美國信貸保持作為無風險資產的光彩。」G ​rey Value Management的投資長史蒂文·格雷(Steven Grey)則警告:「這次降級是(美國政府)多年來財政管理不善的頂點,包括但不限於川普政府。」​

曾在川普1.0任職於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的約瑟夫·拉沃格納(Joseph Lavorgna )則抱怨,考慮到國會正在處理減稅法案,此時下調評級的時機「非常奇怪」。目前是SMBC日興證券首席美國經濟學家的拉沃格納還表示,債務與GDP比率達到100%的情況,在全球範圍內「並不罕見」。拉沃格納表示,美國是工業化國家中經濟成長最快的國家,人均生產力最高,因此降級沒有道理。

不過國會預算辦公室今年1月其實就曾警告,表示美國政府可能在4年內超過二戰後創下的債務紀錄 2029年達到國內生產總值的107%,這項估計還不包括共和黨全面減稅政策的潛在影響。經濟學家認為,共和黨要是成功推動減稅,將在未來10年內增加數兆美元的政府赤字。《彭博》悲觀認為,若把時間拉長來看,由於人口老化、社會保障和醫療保險的聯邦支出增加,預計未來幾十年美國的聯邦債務還會繼續推高,更高的美債利率也推高了債務償還成本。

更多風傳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