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如何影響就業市場?這幾份國際報告的判斷跟直覺不一樣

在AI的影響下,總體就業崗位數量仍會上升。

近期,國際勞工組織、世界經濟論壇、普華永道等國際機構發布研究報告稱,受新技術發展和新冠疫情的雙重刺激,全球數字化水平飛躍,勞動力市場將隨之發生結構性轉變,工作崗位、員工技能和任務類型將在十年內重塑;就業替代呈現行業性特徵,但總體就業崗位數量仍會上升;各國所受影響顯著不同,中國在製造業和信息服務業雙輪驅動下,將創造領先全球的就業機會。

自動化與人工智能技術,正發揮應對疫情與促進經濟復蘇的雙重使命

(一)緩解疫情對勞動力市場的沖擊。 國際勞工組織發表《數字經濟時代的就業》報告 [1] ,稱疫情迫使各國就業服務機構關閉辦公室,卻同時需要完成發放失業救濟金、支持再就業人群和幫助中小企業等井噴而來的工作內容,數字技術成為疫情下維系就業機構運轉最重要的技術動力。92%的受訪者認為採用信息通信技術可以提高效率 (知識共享、績效管理等) ,73%的受訪者認為可以滿足日益增長的公共服務需求 (包括公開信息獲取、法律咨詢等) ,36%的受訪者認為互聯網求職顯著降低了求職成本;數字平台還可以提供中介、視頻和免費在線語音服務,為勞動者提供培訓和就業信息。

(二)巨大經濟潛力尚待挖掘。人工智能技術尚處於非常初期的發展階段,預計十年內將獲得長足發展。普華永道在《抓住機遇:人工智能的真正價值》[2]測算表明,受益於人工智能迅速發展和應用,2018—2030年全球GDP將增長14%,增加15.7萬億美元。其中,生產效率的提高體現在短期收益中,企業通過運營流程自動化和人工智能的輔助作用,提升勞動附加值和生產率;消費側變革主要體現在長期收益中,人工智能提供更具個性化及更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消費者偏好又進一步拉動企業推陳出新,形成良性循環。根據普華永道全球CEO調查,63%的CEO認為人工智能將產生比互聯網更大的影響[3]。

圖1:人工智能技術拉動全球GDP增長

來源:普華永道《抓住機遇:人工智能的真正價值》

人工智能時代的勞動力市場,仍遵循市場經濟的規律

(一)就業總需求將增加。世界經濟論壇2020年10月召開“變革先鋒峰會”並發布《2020未來就業報告》[4],涉及15個行業和26個經濟體,預計到2025年,機器可能會取代8500萬個工作崗位,但人工智能推動的經濟增長同時還會產生9700萬個新崗位。

科技進步對勞動力市場形成沖擊並非新問題。19世紀初,英國紡織工人發起砸毀紡織機器的“盧德運動”,但機械化帶來生產效率的極大提升,創造的就業機會遠多於減少的傳統手工業崗位,當前人工智能所引發的關注和懷疑與之相似。幾十年前互聯網技術萌芽時,人們就憂慮互聯網帶來大規模失業,但實際上互聯網創造了大量工作崗位,為美國貢獻了十分之一的GDP。人工智能驅動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將繼續變革人們的生產與生活方式,但並不會帶來大規模的失業。

(二)人工智能對就業的改造是長期、漸進且不可逆的過程。著名經濟學家、麻省理工大學教授Daron Acemoglu與波士頓大學助理教授Pascual Restrepo在《美國經濟評論》發表了論文《人與機器之間的競爭:技術對增長、生產要素分配和就業的影響》[5],解析了人工智能在投資作用下對勞動力的影響。

長期性體現在兩個階段的相互更替。第一階段是資金的長期成本相比勞動力低,AI取代部分人的工作,出現“技術躍升期”;第二階段是AI創造新的工作職位,勞動力的成本低於資金的長期成本,進入“技術平台期”。

漸進性體現在失業與就業兩個進程的相互作用。失業方面:AI取代勞動力的前提是勞動力價格過高,AI取代部分勞動力後,造成某些行業失業人數上升,這又會降低這些行業的工資,投資也就會失去用AI改造的動力。就業方面:AI創造的新職位,因不能立刻吸納足夠的勞動力而出現高薪,這將吸引其他行業的優秀人才,使其他行業產生空缺,進而逐級傳導、層層吸收相匹配勞動力。被AI取代的勞動力並不一定需要重新學習勞動技能,他們在遭遇一段時間的失業後,又可以匹配到跟他們原來相近的工作。

不可逆性亦體現為平均收入將持續增加。即便在“技術躍升期”,AI取代了部分職位,但由於投資回報率的提升,企業盈利將通過稅收惠及更多的人。從整個社會來看,全社會總勞動時間變少,但平均收入卻上升了,即“少幹活多拿錢”。

(三)“總體收入擴張效應”有望創造新雇傭需求。普華永道《機器人真的會竊取我們的工作嗎》報告[6]認為,人工智能提升勞動生產率的同時,將對產品價格產生顯著影響,提高消費者福利和實際收入水平,從而擴大消費需求;企業為了滿足新增需求則需要雇傭更多勞動力,從而創造新就業。除了降低物價,人工智能等新技術,還能提升現有產品質量,創造更多新產品,這同樣創造了更多就業需求。

人工智能對勞動市場,影響的四個特點

(一)機器勞動時長增加將減少勞動力工作時間。世界經濟論壇報告顯示,人類和機器之間工作時長再分配正在進行,到2025年,人類和機器工作時長將會持平。算法和機器將主要集中在信息和數據處理和檢索、管理任務以及傳統體力勞動的部分方面。人類在管理、建議、決策、推理、溝通和互動等工作方面會保持比較優勢。2025年,冗餘勞動力工作佔比將從15.4%下降到9%,新興職業佔比將從7.8%上升到13.5%。

(二)新增就業多為新職業或發生重大變化後的現有職業。20個經濟體中共有99個需求持續增長的工作崗位,且這些工作技能相似,進一步形成不同的專業集群,向雲計算、工程、數據與AI、文化與內容、銷售聚集。從就業崗位看,數據分析師、AI工程師、大數據工程師、自動化工程師、軟件工程師等需求將大幅增加,機器操作員、行政人員、會計、圖書管理員等重復性需求將縮減。

圖2:專業集群轉化與聚集

來源:世界經濟論壇《2020未來就業報告》

圖3:需求新增/減少的就業崗位

來源:世界經濟論壇《2020未來就業報告》

(三)新技術對不同行業的影響顯著不同。從行業看,交通業、製造業、建築業、零售業就業替代將比較顯著。2030年以前,金融服務將受到較為明顯的沖擊,而對交通業的沖擊將體現在自動駕駛技術成熟以後。教育業、醫療、飲食等行業受到的影響則相對微弱。

圖4:存在自動化風險的潛在行業

來源:普華永道《機器人真的會竊取我們的工作嗎》

(四)不同人群受到影響有所差異。國際勞工組織《2021年世界就業和社會展望》報告[7]顯示,數字平台為傳統勞動力市場中被邊緣化的人群提供了新的工作機會,並幫助企業獲得個性化和靈活的勞動力。受教育程度高低、性別也有差異,長期而言中低等受教育人群將受到較大沖擊。[8]

經濟結構和人才結構將是決定,從人工智能發展中獲益能力的重要因素

(一)中國的經濟結構在人工智能時代具有獨特優勢。人工智能技術與應用門檻高,領先國家將獲得經濟增長的先發優勢。到2030年,人工智能可推動中國GDP增長26.1%、北美GDP增長14.5%,南歐、亞洲發達地區、北歐居後,分別為11.5%、10.4%、9.9%,非洲等發展中國家及拉美地區僅為5.6%和5.4%。

中國短期增速或低於美國,但十年後或呈領先趨勢。原因有三:其一,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大部分來自製造業,人工智能技術發揮的潛力更大,但人工智能與製造業的結合還需要一段時間;其二,與美歐相比,中國市場再投資率更高,企業利潤能夠支持深化人工智能開發;其三,人工智能促進經濟轉由消費者驅動,推動價值鏈上游轉向更復雜、更高科技驅動的製造業和商業。[9]

(二)有效人才供給不足是多國普遍面臨的難題。據普華永道測算[10],未來20年內人工智能在中國或創造9000萬個新增崗位,集中在服務業、建築業等行業,而農業或出現約2200萬個淨流失崗位。發達國家勞動力失衡頗為明顯。波士頓咨詢公司《人工智能時代下的未來工作》調查顯示[11],到2030年,美國在計算機和數學等關鍵行業的人才短缺高達610萬人,建築和工程人員短缺達130萬人,白領工作將出現300萬剩餘崗位;德國計算機和數學人才短缺預計為110萬人,而澳大利亞人才缺口為33.3萬人。公共政策應照顧行業替換潮對經濟的負面影響。波士頓咨詢公司同時認為,失去或新增就業數是一個過於簡單化的指標。消除1000萬就業機會的同時要滿足1000萬新增就業需求,對於經濟發展和社會政策是一個重大挑戰。

表1:按行業預計由人工智能取代/新增的中國崗位(2017-2037)

來源:普華永道《人工智能和相關技術對中國就業的淨影響》

注釋:

[1]"The future of work in the digital economy" (2020-09), 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 https://www.ilo.org/wcmsp5/groups/public/—dgreports/—cabinet/documents/publication/wcms_771117.pdf

[2]"Sizing the prize: What' s the real value of AI for your business and how can you capitalise? " (2017-06-22), PwC, https://www.pwc.com/gx/en/issues/analytics/assets/pwc-ai-analysis-sizing-the-prize-report.pdf

[3]"22nd Annual Global CEO Survey: CEOs' curbed confidence spells caution" (2020-01-06), PwC, https://www.pwc.com/gx/en/ceo-survey/2019/report/pwc-22nd-annual-global-ceo-survey.pdf

[4]"The Future of Jobs Report 2020" (2020-12-20), World Economic Forum, http://www3.weforum.org/docs/WEF_Future_of_Jobs_2020.pdf

[5]Daron Acemoglu and Pascual Restrepo, "The Race between Man and Machine: Implications of Technology for Growth, Factor Shares, and Employment."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18, 108 (6): 1488-1542. The Race between Man and Machine: Implications of Technology for Growth, Factor Shares, and Employment - 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 (aeaweb.org)

[6]"Will robots really steal our jobs?" (2018-02-08), PwC, https://www.pwc.com/hu/hu/kiadvanyok/assets/pdf/impact_of_automation_on_jobs.pdf

[7]"World Employment and Social Outlook 2021" (2021-02-24), 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 https://www.ilo.org/wcmsp5/groups/public/—dgreports/—dcomm/—publ/documents/publication/wcms_771749.pdf

[8]"Will robots really steal our jobs?", PwC.

[9]"Sizing the prize: What's the real value of AI for your business and how can you capitalise? ", PwC.

[10]普華永道:《人工智能和相關技術對中國就業的淨影響》(2019-01-24), https://www.pwccn.com/zh/consulting/publications/net-impact-of-ai-technologies-on-jobs-in-china.pdf

[11]Rainer Strack et al., "The Future of Jobs in the Era of AI" (2021-03-18), Boston Consulting Group (BCG), https://www.bcg.com/publications/2021/impact-of-new-technologies-on-jobs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騰訊研究院”(ID:cyberlawrc),作者:趙子飛、劉媛媛,36氪經授權發布。

本文經授權發布,不代表36氪立場。

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出處:36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