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公司「借假修真」:有意為之?無奈而為?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CV智識」(ID:CVAI2019),作者 余洋洋,編輯 張麗娟,36氪經授權發佈。

Engineer.ai,一家總部設在美國洛杉磯和英國倫敦的公司,一家披著AI的皮囊,做著人的生意的偽AI公司。

一直以來,Engineer.ai聲稱其用 AI 技術來編寫代碼,使每個人都能夠構建和運行定製軟件。

然而諷刺的是,在真實的業務開展中,該公司並沒有使用AI,而是用來自印度的程序員冒充AI。

據《華爾街日報》援引Engineer.ai多位高管和員工的說法,Engineer.ai以 AI 技術作為幌子來「騙取」融資,實質上的技術工作都由「印度碼農」承擔。

此前,另一初創公司X.ai推出的人工智能語音助理Amy Ingram也曾被曝出用人工代替機器。

Amy首次亮相後,其人性化語調和雄辯的舉止被用戶嘖嘖稱讚。一名用戶體驗後在推特上說:「實際上,它比人類更適合助理這項任務。」

然而真實的情況是,Amy收到的幾乎所有的電子郵件都會被人類查看。首先需要人類猜測出用戶在說什麼,然後Amy才能自動回覆。

同樣的情況還出現在一家總部位於紐約的快遞服務公司GoButler,GoButler 聲稱其AI客服能全天候滿足顧客需求。

而據該公司員工爆料,AI唯一能做到的不過是偶爾推送營銷短信,和用戶隨時隨地交流的AI客服背後實際上是時刻值班的人類。

智能面子,人工裡子,造假大戲,經年不息。在貼個AI標籤就能為公司贏得融資與關注的時代裡,以AI之名,行人工之實,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

創業公司、明星項目、甚至是如谷歌、Facebook、亞馬遜一般擁有全球影響力的頂級科技公司,無一不曾深陷AI造假門。

造假大戲,經年不息

谷歌能夠自動打電話的AI,被稱讚通過圖靈測試的Duplex,背後實則是真人在偽裝。

今年5月份,《紐約時報》調查發現,使用Duplex成功預訂4次餐廳中,有3次源於Duplex背後的人工。

而在之前,打電話AI Duplex背後還有人類呼叫中心這件事,谷歌從未披露過。甚至一直以來,谷歌展現的姿態,都是完全AI,完全自動化,完全不需要人類。

《紐約時報》曾就此事向谷歌方面進行求證,谷歌也承認Duplex訂位服務的確有相當大的比重,大約有25%由真人完成,或是AI語音訂位過程中有15%必須由真人接手完成。

這還不是谷歌第一次捲入以人工冒充AI的造假風波之中。

2018年,據《華爾街日報》報導,谷歌允許數百名第三方應用開發者訪問用戶的郵箱,以此來完善「智能回覆」功能。

谷歌僱傭一家名為Edison Software的第三方公司的AI工程師,用用戶的身份認證瀏覽了數百名用戶的個人電子郵件,以便改進郵箱的「智能回覆」功能。

更為重要的是,谷歌沒有提及在其隱私政策中人類工程師可以查看用戶的電子郵件,這嚴重侵犯了用戶的個人隱私。

不止谷歌,谷歌的隔壁,另一科技巨頭Facebook同樣因為用人工冒充AI而一度陷入爭議之中。

Facebook曾開發過一個基於文本的虛擬助手Facebookm,並稱這是一款可以和用戶聊天,可以輔助工作的萬能助手。

但Facebookm的背後卻隱藏著代理商,當聊天內容變得過於複雜的時候,這些代理商就會接管。如今Facebook已經關閉該服務,並且聲稱這只是一個實驗品。

向亞馬遜提供外包服務的企業費用管理程序提供商Expensify則在2017年主動承認,此前聲稱的使用AI技術的收據處理工作,至少有一部分由人工完成。

這些收據的掃瞄結果被發給了亞馬遜,在亞馬遜的眾包勞動工具上,這些收據實際上是由低薪酬雇來的員工處理並謄寫。

谷歌、Facebook、亞馬遜接連陷入AI造假門。資金與技術實力雄厚的科技巨頭尚且如此,遑論大量仍處於快速發展階段、急需資本喂養且技術實力尚不明朗的創業公司。

2016年,彭博曾揭露,相當一部分打著AI名號的初創公司,僱人每天花12個小時假裝聊天機器人或者智能助手,為客戶進行日程安排等服務。

由漢森機器人技術公司打造的首位機器人公民「索菲亞」,曾因一句「我會毀滅人類」而紅極一時。

但深度學習界「三巨頭」之一的Yann LeCun曾在推特公開指責索菲亞根本就是個騙局。LeCun直接指出,「把索菲亞稱作「遠程操控AI」可能更合適一些。」

而在國內,科大訊飛曾在一次大型會議上展示的機器同聲傳譯,同樣被揭發實則由人類譯員完成。

根據同傳譯員的揭露,現場部署的科大訊飛系統並未機器翻譯發言內容,而是語音識別了人工翻譯員的同傳結果,再轉錄在會議屏幕上。

CV智識還獲悉,國內某知名機器人獨角獸公司,其推出的機器人背後同樣有人類參與語音交互服務。

總部位於倫敦的投資基金MMC Ventures對2830家科技初創企業進行的分析顯示,在歐洲,描述中帶有人工智能的初創公司,比其他初創公司的融資額高出15%至50%。

MMC Ventures的分析報告稱,根據對這些公司產品描述的檢查,約40%的人工智能初創公司沒有足夠的證據能夠證明其在產品中真的使用了AI技術。

《華爾街日報》援引倫敦風險投資公司Talis Capital的執行合夥人瓦西里‧福卡(Vasile Foca)表示,「我認為這個比例甚至更高。」

福卡進一步指出,「如果你聲稱自己擁有人工智能,或者你的解決方案是人工智能驅動的,風險投資家和投資者對你的興趣就會提高3至4倍。」

造假背後:有意為之,無奈而為?

AI這個詞對資本吸引力是如此地強,市場和公眾對它的期待是如此地高,而現階段AI真正擁有的能力又是如此地有限,以至於大量創業公司,明星項目,甚至是如谷歌、Facebook一般擁有全球影響力的頂級科技公司,無一不曾以人工之名,行AI之實。

正是藉著 AI 的名頭,Engineer.ai拿到了以日本軟銀為首的多家風投機構近 3000 萬美元(約 2.1 億人民幣)的融資。

此前,南加州大學的明星華人教授黎顥(Hao Li)和他的公司Pinscreen也曾用人工冒充 AI騙得軟銀的融資。用手動製作的動畫假冒AI生成效果,黎顥及其公司將造假論文提交至Siggraph大會欺騙群眾。

以人工冒充AI,各大AI公司深陷造假門的背後,有為騙融資、騙用戶而故意為之,也有短期內無法滿足市場過高期待的無奈。更多的時候,兩方面的原因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起又一起的AI造假「羅生門」。

《華爾街日報》曾援引一位工程師透露,許多初創科技公司通常會發現,構建人工智能比預期的要困難,同時可能還需要數年時間來收集數據,以訓練支持此類技術的機器學習算法。

該工程師表示,為了訓練新的算法,像engineer.ai這樣的應用程序製造商需要收集來自客戶的數千個請求,並將它們與人類工程師編寫的相應代碼結合起來。

在該工程師看來,「一些公司利用廉價的人力作為臨時的權宜之計,為推出真正的機器學習算法爭取時間。」

初創公司ReadMe首席執行官Gregory Koberger表示,他也曾遇到許多「偽人工智能」。在他看來,「讓人來做本應由AI做的工作,的確可以讓公司在早期跳過一大堆技術和業務開發方面的挑戰,但很明顯,這種行為不值得發揚。」

是否是為推出真正的機器學習算法爭取時間尚未可知,但總有公司絲毫不為用人工冒充AI來騙取融資的行為感到難為情,engineer.ai就是其中的代表。

在之前未報導的訴訟中,engineer.ai前首席商務官羅伯特•霍德海姆(Robert Holdheim)曾對公司的技術實力表示懷疑。

在今年2月提交給洛杉磯高等法院的一份訴狀中,engineer.ai創始人道格大言不慚地告訴霍德海姆:「每一家科技初創公司都誇大事實來獲得資金——正是資金讓我們得以開發這項技術。」

但霍德海姆在訴狀中透露,道格告訴投資人AI已經完成了80%的開發工作,而事實上,engineer.ai甚至還沒有開始開發AI。」

而針對為何用人工偽裝AI一事,Google方面給出的理由則是:AI系統目前仍不成熟,在很多對話情境下可能掌握不到對話內容中的預約空位信息,畢竟每個人的說話表達方式各有不同,對語言的掌握或表達方式也各異,由於變量太大,AI系統很容易產生誤判。

谷歌負責監督Duplex的高管尼克•福克斯(Nick Fox)也曾表示,公司沒有積極嘗試從Duplex系統中消除人工干預,因為這會讓用戶的體驗變得更糟。

相反,在尼克看來,谷歌正試圖隨著時間的推移改善自動化系統,並逐步減少對人類干預的依賴。

Facebook一度宣稱AI將成為清理社交網絡上有害內容問題的絕佳解決方案,但實際上這些內容每天仍由Facebook僱傭的無數外包公司的工人完成。

今年5月份,Facebook首席技術官邁克•施羅德弗(Mike Schroepfer)也在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坦言,AI解決不了所有問題。

每當施羅德弗和Facebook的150多名工程專家創造出能夠標記並壓制有害信息的AI解決方案時,AI系統從未見過的、可疑的新帖子就會跳出來。

施羅德弗承認,在受到一些刺激後,他們團隊意識到僅靠人工智能無法解決清理社交網絡上有害內容的問題,「我確實認為AI是一個終極解決方案,但目前的情況絕不是一切問題都解決了,我們都可以收拾行李回家了。」

AI涅槃:造假、幻滅、擠泡沫、重生

19世紀中後期,蛇油一度在美國被作為治療所有疾病的萬能藥出售。來自各地的人們蜂擁而至,聽蛇油推銷員兜售他們的神奇藥水,他們把辛苦賺來的錢用於投資蛇油,最終,這些巨額投資沒有得到人們所預想的高回報。

如今,人工智能正面臨類似的困境。技術的革命性沒有達到市場的期望,隨著大量AI公司難以兌現曾經向市場許下的承諾,人們對智能的幻滅感越來越強。

在一個科技公司大肆宣揚人工智能到來的時代,如今的技術並不像看上去那麼智能。

谷歌的AI語音助理看似智能,實則由人類在背後操控;扎克伯格承諾AI可以識別並移除Facebook上的有害內容,但仍然僱傭了數千名外包工人來承擔此項工作;亞馬遜誇耀其配送中心擁有門類齊全的機器人時,藍領工人仍在整理巨大倉庫裡需要搬運的所有物品。

科技公司用人工替代AI,深陷造假「羅生門」的背後,本質是在用AI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遇到了困難和阻礙。AI行業泡沫難破,除了偽需求遍地,深度學習技術本身也尚且達不到真正智能的程度,AI商業化落地進入瓶頸期。

某AI獨角獸資深研究員告訴CV智識,「現在人們口中的AI其實還是基於統計的機器學習,十分的實用主義,限制也非常多,需要大量調參去擬合數據,並不那麼智能,像鸚鵡學舌一般,更多時候只是在模仿和做一些簡單的預測。」

但該人士同時向CV智識解釋,「現在的AI還是能做一些事情的,好比人們對它的期望有50分,但是它可能做到30分,剩下的20分目前還做不到。」

曠視科技CEO印奇也曾在接受財新的視頻採訪時表示,人工智能真正能觸及到生活角落的關鍵節點,如果說幾波大的技術革命,IT是一波,互聯網是一波,AI是一波。這些技術革命的共同特點都是從相對底層、外圍的軍事或者企業級工業級領域去應用。

「一個是成本下降的曲線,一個是用戶體驗到了臨界點,然後突然會在消費者領域爆發,」印奇在接受財新的視頻採訪時表示。

「如果一波浪潮很深度,一定是先從基礎設施去改造,但當每個環境都改造完之後,你會發現最終缺乏的是一個成本和性能的臨界點。我覺得還需要三年左右的時間,沒有那麼快。」

聲智科技CSO李智勇同樣告訴CV智識,AI對各行業的衝擊也許還需要兩三年的時間才能看得更清。

AI行業正在進入陣痛期。在這個過程中,一批以engineer.ai為代表的、打著AI幌子騙融資的公司會被曝光、踢出局,以Facebook、Google、Amazon為代表的科技巨頭也將變得更加務實,不得不放低當初對用戶的過高承諾,轉而為解決實際問題提供更完善的AI技術與方案。

而泡沫散去、落地成效真正顯現之時,或許就是AI時代真正到來之時。

本文經授權發布,不代表36氪立場。
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出處:36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