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持續引領2025台股走勢 主動式基金勝率更高
美國總統川普關稅貿易制裁,加上中國大陸DeepSeek AI橫空出世,美股動盪影響台股近來也相當不平靜。2025年台股是否能延續2024年由AI帶動的絕佳表現?又有哪些風險需要注意?專家建議,面對多變的市場環境,投資人可選擇主動式基金,交由專業團隊進行調整與風險控管,從而在動盪中把握機會。
AI改變台股產業結構,中長期台股成長可期
安聯投信台股投資首席暨安聯台灣大壩基金經理人蕭惠中表示,短期來看,第一季企業獲利表現亮眼,但第二、第三季獲利增長趨緩,主要原因在於產品推出時程遞延,讓營收動能弱化,加上目前台股本益比較高,導致市場波動加劇。然而,從中長期角度看,AI技術正逐步改變台股產業結構,為市場注入新的成長動能,展望2026至2027年台股將迎來新一輪機會。
「未來一到兩年,投資的主軸仍在AI相關的應用上。」安聯台灣科技基金經理人周敬烈指出,根據安聯台股團隊預估,2025年台股整體企業獲利約成長16%,其中電子產業預計成長27%,主要得益於AI相關先進製程演進;目前四大雲端服務供應商(按:亞馬遜AWS、微軟、Google、Meta)對AI投資進入膽小鬼賽局,連帶推動對台灣半導體業先進製程和先進封裝的需求,台股供應鏈可望持續受惠。
AI代理應用落地,硬體投資前景仍樂觀
提到「AI代理」(AI Agent),周敬烈表示,今年美國最大國際消費性電子展CES上,已看到各行各業的應用落地,諸如點餐系統和信用卡客服,都能透過先進的語音辨識等,實現即時自動服務,「等於未來AI能做到像真人一般思考,甚至有可能取代很多第一線工作人員。」
過去一段時間,市場擔心AI代理會讓投資重心由硬體移至軟體;但周敬烈觀察,美國對於硬體投資的前景持樂觀態度,主要在於企業推動AI代理的初期,仍必須建置硬體設施,包括先進製程晶片的算力需求,或通訊設備升級等,只要硬體產業持續提升獲利,都將正向看待其股價表現。
川普關稅政策,各國廠商已有應對
面對2025年的市場風險,蕭惠中提醒,若川普政府再次採取大規模徵收關稅政策,或引發其他國家的報復性關稅,進而引爆全球貿易戰;但放眼全球,台灣供應鏈自2018年中美貿易戰爆發以來,已逐步向東南亞和日本等地佈局,台灣供應鏈十年來不斷強化韌性,已具有快速因應風險的能力。
至於2025年投資人該布局哪些產業?周敬烈認為,今年著重於企業獲利基本面更勝於評價面,建議聚焦能見度可持續兩到三年的產業,包括先進製程、IP/ASIC(矽智財/客製化晶片)、AI、光通、機器人和自駕車等六大產業;其中,機器人和自駕車有機會成為下個兆元產業,於2027年到2030年展現明顯的成長趨勢。
安聯投信台股投資團隊,致力創造超額報酬
不過,由於一般人不易有大量時間和精力鑽研投資,透過專業基金經理團隊替投資人操盤,往往更能事半功倍。蕭惠中表示,安聯台股團隊採取「Team Taiwan」的團體戰,12位成員深耕不同產業,札根基本面研究分析;此外,安聯投信3檔台股基金都由專業的基金經理人,從團隊推薦的股票池中,挑選出30至40檔具高競爭力的標的,同時嚴格控管下檔風險,才能在波動加劇時,依舊能勇敢進場把握機會,長期追求好報酬機會。
周敬烈進一步補充,安聯台股團隊在選股方面,著重企業的市占率、產品滲透率,以及企業是否持續優化、升級產品等;此外,在短、中期投資策略上,特別關注行業庫存狀況和客戶急單現象;整體而言,選股關鍵在於評估企業是否具備堅實的護城河、定價能力、提升獲利的潛力,以及不斷創新的能力,這些因素都會決定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地位。
投資人應該要如何投資,效率會更好?關鍵策略就是要選出適合自己的基金,蕭惠中舉例,安聯台灣科技基金配置8成以上股票於科技產業;安聯台灣大壩基金則均衡配置於科技與傳統產業;安聯台灣智慧基金則採用藍海創新等五大策略進行選股,以定期定額搭配逢低加碼,善用時間複利的威力,更能掌握台股的投資價值。
【本篇內容為安聯投信的行銷資訊】
安聯證券投資信託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台北市104016中山北路2段42號8樓 | 客服專線:(02)8770-9828
【安聯投信 獨立經營管理】110金管投信新字第013號 | 本基金經金管會核准或同意生效,惟不表示絕無風險。基金經理公司以往之經理績效不保證基金之最低投資收益;基金經理公司除盡 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義務外,不負責本基金之盈虧,亦不保證最低之收益,投資人申購前應詳閱基金公開說明書。有關基金應負擔之費用(境外基金含分銷費用)已揭露於基金之公開說明書或投資人須知中,投資人可至公開資訊觀測站或境外基金資訊觀測站中查詢。新興市場證券之波動性與風險程度可能較高,且其政治與經濟情勢穩定度通常低於已開發國家,可能影響本基金所投資地區之有價證券價格波動,而使資產價值受不同程度影響。投資人因不同時間進場,將有不同之投資績效,過去之績效亦不代表未來績效之保證。本文提及之經濟走勢預測不必然代表本基金之績效,本基金投資風險請詳閱基金公開說明書。投資人申購本基金係持有基金受益憑證,而非本文提及之投資資產或標的。基金績效表現按資產淨值為基礎計算,配息滾入再投資。如投資人以非基金計價幣別之貨幣申購基金,須自行承擔匯率變動之風險。投資人因不同時間進場,將有不同之投資績效,過去之績效亦不代表未來績效之保證。基金投資無受存款保險、保險安定基金或其他相關保障機制之保障,投資人須自負盈虧。本文提及個股僅為說明之用,不代表基金之必然持股,亦不代表任何金融商品之推介。ADM 4233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