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重塑台灣經濟 招商策略再思考
2025年最振奮人心的地產與科技新聞,無疑是全球AI晶片龍頭輝達(NVIDIA)宣布將於台北北投士林科技園區(北士科)設立其海外總部—NVIDIA Constellation。此舉不僅震撼市場,更為台灣AI產業注入強勁動能。
輝達這項布局絕非偶然,而是對台灣在全球高科技供應鏈中不可取代地位的高度肯定。台灣是輝達、Google、微軟、Meta、亞馬遜AWS與特斯拉等國際科技巨頭的關鍵夥伴,提供從晶圓製造、IC設計、伺服器組裝、韌體開發到終端應用的完整鏈條。如今,隨著AI技術滲透智慧醫療、機器人、自駕車、邊緣運算等場景,台灣正逐步轉型為AI時代的全球基礎建設最大供應商。
AI不只是技術進展,更是重新定義區域經濟動能的催化劑。
從北到南,包括北士科的輝達海外總部、桃園青埔的亞洲矽谷創新中心、到高雄的特貿三5G AIoT園區與鴻海投入的捷運Y15聯合開發案,這些指標性的大型產業土地招商正在重新描繪產業地圖。這些大型產業開發案的共通點在於:以AI為核心技術、產業聚落為空間策略、國際招商為成長引擎。透過政府的策略性招商與產業政策,台灣正逐步建立起AI時代的新型產業聚落。
借鏡川普政府藉由政治與財政槓桿促進FDI(外國直接投資)以推動再工業化,台灣的招商也必須進化為「策略驅動、市場導向」的2.0版本。以下是台灣招商策略的六大重點建議:
一、提供符合企業需求導向的優質土地與園區規畫,並協調解決土地使用權與法規障礙,或調整招商條件,降低企業進駐門檻,創造三方共贏局面。
二、公私協力打造產業聚落與生態系。政府規畫園區形成產業聚落,結合相關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提供完善的產業環境與配套設施,建立聯合創新中心與試驗場域,促進企業間合作與創新,加強產業競爭力。
三、積極探索產業需求脈動、舉辦招商說明會與國際招商活動,展示投資環境與政策優勢,吸引全球新創與科技企業參與,促進投資與合作。
四、提供政策支持與資金協助。包括:產業基金、聯合研發、技術移轉、法規沙盒、稅務優惠、創新獎勵、租金補貼、利息補貼、人才培育計畫、國際人才引入及法規保障,降低企業投資風險與成本,提升投資誘因。
五、強化交通與生活便利性。選址考量交通便利、生活機能完善,如鄰近捷運站、醫療與學術資源豐富區域,提升企業員工的工作與生活品質。
六、塑造國際形象與品牌效應。宣傳成功招商案例,打造國際知名的科技園區品牌,吸引更多國際科技巨頭與新創企業目光。
在全球資本、供應鏈再平衡的新一輪競賽中,AI儼然成為各地招商引資的明星產業,而地方政府與中央政府的招商能力將成為改變城市命運的關鍵槓桿。台灣若要持續吸引科技巨頭與全球新創進駐,政府需以「招商」即「國安」的戰略高度,推動土地、政策、基礎建設與法規全面升級。唯有在招商思維、執行效率與國際競爭力3方面同步躍升,台灣才能在AI時代中不只是供應鏈的核心,更是創新與價值創造的全球樞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