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陪聊能改善憂鬱及焦慮症狀!醫:開啟談話就有幫助,但仍無法替代真人治療
自從ChatGPT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程式於2022年推出後,帶起了一股AI風潮,而AI除了能回答日常生活的各種問題,也廣泛運用在科技、設計及醫療上。一項研究指出,使用人工智慧語音助手來進行心理治療,可增加背外側前額葉(認知控制有關的大腦區域)活動,患者的憂鬱和焦慮症狀可獲得改善,醫師也表示,只要能協助開啟談話,對於被焦慮憂鬱情緒淹沒的人就是一種幫助,但尚無法代替真人治療。
一篇發表於《Translational Psychiatry》期刊的研究,招募了60多名患者進行臨床研究,評估Lumen應用程式(亞馬遜Alexa應用程式中的一項技能)對輕度至中度憂鬱和焦慮症狀的效果。結果顯示,使用Lumen應用程式的參與者在憂鬱、焦慮和心理困擾方面的得分降低,還顯示出其解決問題能力的提升。這與的增加有關。研究者表示,此種治療方式可以幫助人們改變對問題的看法和應對方式,不受到情緒的干擾,同時秉持實用和以患者為中心的原則,且已經過實證可以透過語音技術來傳遞和運用。
台北市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一般精神科主任詹佳真說明,這項研究把治療後情緒改善、行為上問題解決技巧的提升,以及生物學上主掌理性思考的腦區:背外側前額葉活性增加做為連結,證明AI心理治療確實可改變大腦功能活動,這是令人振奮的消息。
詹嘉真指出,心理治療的核心概念為「說出來就能得到幫忙」,只要能協助開啟談話,對於被焦慮憂鬱情緒淹沒的人就是一種幫助。她表示,研究幫助受治療者從情緒中抽離,聚焦在產生困擾的事件上,結合了「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與「產生對於生活的掌控感及自信心」這兩項有效的治療因子,因此可預見,即使是AI執行,也不容易誤導案主,且能達到一定療效。
不過詹嘉真也提醒民眾,雖然AI可彌補現實中無法即刻安排心理治療的需求,但人類的問題錯綜複雜,仍需要不同取向的心理治療來協助解救情緒方面的問題。AI目前仍然無法替代面對面的真人心理治療。且本研究並非針對已經確診焦慮症或憂鬱症的個人,因此,無法從心理治療得到幫助的人還是務必及時尋求協助與就醫,經過正確的診斷與遵照醫囑接受治療,才能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在新冠病毒大流行之後,焦慮和憂鬱的發生率上升,當心理治療專業人員不足時,人工智慧語音就像一位虛擬教練,可作為填補心理健康系統迫切需求的一種方法。
「這不代表人工智慧語音可以取代傳統治療,但可以是人們尋求治療、等待治療前的權宜措施。」葉雅馨並指出,另一方面,許多民眾對使用人工智慧十分陌生,不知道該不該嘗試,但她認為當一項新的產品或治療方法問世,必定受到一些懷疑、質疑它的可行性,經過反覆應用、印證使用或治療有正面效果後,才能進一步被大眾接受。
面對人工智慧語音的治療方式,她建議大眾可以先站在「何妨試一試、願意試一試」的角度,嘗試之前也可蒐集關於人工智慧相關的資料,或詢問使用者的反饋,幫助自己更了解該領域。最重要的是,無論哪個治療方法,對迫切需要的人來說都是一個選擇,也許在嘗試過會得到新的想法及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