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什麼要回來?」——從波士頓回到故鄉基隆,我的五大不適應

作者: 波士頓藍人/換日線專欄

「你為什麼要回來?」

剛從波士頓回到台灣故鄉,藍人我馬上開始了與親朋好友、鄉親夥伴們約飯的美好時光。他們有的是出國前在台灣就認識的朋友同學,有的是我在美國這幾年所認識的台灣朋友。但無論是老朋友新朋友,每到一起吃飯的時候,我都必須不斷地回答這個問題:「你為什麼要回來?」

難道,回家這個選項,真的已經變成一個「傻瓜選項」了嗎?

不過等到我開始在故鄉基隆進入「台灣日常」的生活,真的開始遇上諸多不適應,也印證了「二次文化衝擊」的說法。

我花了大約 15 天,才將自己拼湊好,並根據我的親身體驗列出了 5 大「不適應」,這些文化體驗,或許會隨著每個人的感受有所不同。此處僅以個人經驗,供讀者朋友們參考——

  1. 交通混亂:

除了時差、氣候、飲食等需要「再適應」之外,回到台灣最大的震撼,莫過於突然覺得自己「不會過馬路」了:

波士頓的市中心,大量保留了兩百年前的建築與道路設計。正因為如此,過去供馬車通行的道路,當然一點也不寬敞。這點就像我的故鄉基隆一樣,是一個歷史悠久、馬路窄小又多單行道的老舊城市。

而波士頓近年由於人口大量湧入,人口密度約為 4,700人 / 平方公里,比基隆市的 2,791 人 / 平方公里還高上不少。

但是在波士頓時,不論在市中心或近郊,除了特定時間(如週末),我並未感受到交通的緊迫和混亂——箇中原因之一,應是波士頓百年歷史的地鐵系統十分發達,公車(巴士)等設置也較美國不少城市密集;但更值得一提的,是波士頓人向來講求「行人路權大於汽車」,在當地街頭,行人只要站在馬路邊作勢要穿越,汽車駕駛多半就會停下車來,直到行人完全通過為止。

回到基隆,卻讓我覺得到處都是違規停車、並排停車、人車爭道,道路感覺總是非常壅擠混亂,更不用幻想動輒「紅燈右轉」、「搶黃燈」的汽機車駕駛,會禮讓行人優先通過了。

  1. 社會壓力:

剛回到台灣,可以馬上感覺到整個社會相較於美國大城市,人跟人之間的連結非常的強烈。這當然有好處——比如左鄰右舍互相關心、遇到事情陌生人常樂意幫忙、人情味滿點等等。

不過說實在的,相較於在波士頓時,回到台灣後的「社會壓力」也明顯大了不少:

例如在波士頓到了夏天熱浪襲來,許多男生就脫光上衣打赤膊、女生不穿內衣直接「激凸」走在街上,沒有人會覺得奇怪。但如果在台灣做這種事情、或者哪怕只是穿著比較「有個性」一點,立刻會遭到旁人異樣的眼光和指點,甚至還會被拍照上傳網路。這點讓我回來後很不適應——現在想想會覺得,或許在美國的生活方式,是有點太隨意了。

更可怕的是「過度關心」:回到台灣後,不要說家人或左鄰右舍了,連我在基隆老家公寓的保全們,都會不斷詢問我的人生未來計畫、以及評論我的身材是如何走樣,好像我的人生跟他們有莫大關係一樣。

我相信多數的「關心」都是出自善意,但相較於在美國時人們多會尊重他人的隱私和界線,不是熟到一定程度的好朋友,絕不會隨意當面評論他人外貌、或人生選擇規劃、薪水多寡、婚姻狀況等等;回到台灣後,卻常被迫要面對或回應此類提問,實在平添了不少壓力。

3.自卑又自大:

我剛回到台灣的時候,有次去「遠X電信」的門市辦理台灣手機保留門號、重新開通。門市人員告訴我,因為(之前的)合約服務已經無效、但未達綁約期,因此「一定要先繳違約金取消合約」,然後「再綁至少一年合約」。

這就讓我大惑不解了——怎麼因為推出新方案,就要顧客繳「違約金」呢?而且為何一定要「綁約」?再詢問之後,門市人員頗為冷淡地回應:「沒有一家可以不綁約的。」

我於是又回:「有啊!我美國的門號無論是 SxxxT 還是 X-Mobile 都是不用綁約的欸!」(因為我現在的美國門號就是月費零元、一年無限高速流量與無限通話的促銷方案,還外加全球 3g 網路免費)

但是一這麼說完以後,我馬上就後悔了——因為眼前的門市店員,果然開始用一種很讓人非常不舒服的口吻緩慢地說:「這.裡.是.台.灣。」

其實,這句「美國是美國、台灣是台灣」在我回到故鄉後,已經聽了許多次——每當和朋友或老同學講起美國和台灣的一些不同處時,常常會得到這樣的回應,說這句話的人不是認為「國情不同」、高度否定不同社會制度可以相互比較,就是帶著點無奈,嘲諷台灣是「鬼島怎麼跟美國比」。

藍人我個人覺得,這是一種自大復自卑的表現,好像台灣是一個比美國低等的國家,好像台灣就不能跟美國有任何比較,好像台灣怎麼樣不好都得接受,好像我在炫耀自己是美國回來的人一樣⋯⋯。

可是在美國,我也時常告訴美國人台北的捷運有多好,醫療保險有多健全,台灣的社會有多安全⋯⋯等等,美國人既不會秒說出「那是國情不同」這種話,也不會說「這.裡.是.美.國」,多半是發自內心的讚嘆,並且認為美國也應該朝這方面努力。

4.「爆肝文化」:

今日的波士頓,是一個世界級的大城市、也是全美人均收入最高的城市之一,它擁有許多世界知名品牌的總部,以及哈佛和麻省理工等知名學府。但在這個擁有「超高競爭力」的都會,每到週四、週五、週六夜晚,整個市區的夜店以及酒吧,往往只能用「人滿為患」來形容。

在台灣時,大人總告訴我們優秀、有競爭力的人,都是沒日沒夜念書、工作的那種人。所以在剛來到波士頓時,我非常的意外——怎麼在這裡的夜店隨便和一個白人女生聊起來,就碰到中文嚇嚇叫的哈佛高材生;又或者朋友們週末難得一起出遊時,遇到的都是知名外商的社會新鮮人。他們現在不都應該正在圖書館裡拼命K書、或在公司加班爆肝「拼前程」嗎?

後來,我逐漸發現一個道理:若不懂得生活,永遠沒辦法發揮創意,也永遠做不出好的品牌。

這些我們眼中的「美國菁英」,多半非常重視工作與休閒生活的平衡,目的除了放鬆壓力之外,也是在擴展眼界、結交朋友、培養興趣——把自己的生活過得精彩,才能有源源不絕的創意與動力。

習慣了波士頓的生活方式又回到台灣,我因此受到「二次衝擊」:我發現周遭許多在台灣工作的朋友,晚上不僅總是要加班,假日也要帶一些工作回家做,根本沒有時間好好安排自己的生活——可是他們的薪水,卻嚇死人的低。

這絕不是他們「不努力」,而是整個企業文化、產業結構就是如此——台灣許多企業至今仍在做著代工性質,不需要(也無法)發揮創意、不需要(也難以)品牌轉型的業務,利潤在國際競爭下也越來越低。員工自然只能靠不斷「過勞爆肝」,換取逐漸流失的競爭力。

這跟每到週五下午就大塞車的波士頓,形成強烈的對比——有很多波士頓公司週五甚至不強制要求進公司,但是這些公司還是賺得比台灣公司多很多。

  1. 退款困難:

有次我到「生活X場」買了一排門後掛鉤,買之前問店員:「如果尺寸不合是否能退貨?」沒想到答案是:「不可以,只允許退換等值商品。」

問題是門後掛鉤能否使用,得要看門縫是不是夠大——通常來說如果夠用心的話,你量一下就知道自己的門多寬,但你真的不會知道自己的門縫有多大。不能退貨換錢的規定,讓我相當不能理解。後來才發現,在台灣只有電商,消費者才享有「得退還款項」的 7 天鑑賞期。

我想起自己剛到美國的時候,跟一個外國人短住在兩房一廳的小小公寓裡,所以我跑去買喇叭鎖來裝——結果自己買錯了尺寸,盒子拆得亂七八糟都已經破損了,拿去非連鎖的五金行,對方沒有第二句話直接退款。

在其他許多食衣住行育樂上的消費,也是如此。美國的消費者保護,某種程度上確實對消費者較為友善,除了聯邦法規之外,從企業客訴到各級地方政府,都有專門機構協助處理。

但當然台灣的業者也有許多苦衷,如不少店家都深受「奧客文化」之害。但不論店家或消費者誰是誰非,這其實都是由於法規不夠周詳、配套措施(如消費糾紛處理方式)亦不夠成熟的關係,才會造成「標準不一」或「投訴無門」的情況。

另外,在哪裡都一樣,法律如果不保障消費者、不保障租客、不保障銀行用戶,而是保護公司、保護房東、保護財團,那我們要法律幹嘛呢?

提出「不適應」,無非是希望家鄉更好

其實除了上述這 5 點之外,我還有更多的不適應難以一一在此列述。也許有些「不適應」是我自己的問題,或是我的理解錯誤,若有陳述不對的地方,也請讀者朋友多多糾正指教。

但不適應歸不適應,這些台灣和美國的差別之處,個人認為,其實完全不足以成為讓旅美的台灣孩子拒絕「鮭魚返鄉」的理由。

會提出這些「不適應」,也無非是希望我的故鄉台灣能夠更有自信、更有決心,大家一起從自身做起,努力讓這裡變成更好、更吸引國際人士的地方。

回到文章一開始,「你為什麼要回來?」的問題:

我想,每個人有他自己的選擇。在美國波士頓唸書、就職到創立自己的公司,如今我選擇離開第二故鄉的原因其實很多,但最大的理由還是因為——若要在基隆和波士頓之間二擇一,不論選擇幾次,我都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基隆。

因為「第二故鄉」永遠是第二,而家,永遠是家。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爆肝文化、社會壓力⋯⋯「你為什麼要回來?」——從波士頓回到故鄉基隆,我的五大「不適應」 》,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關聯閱讀】
關於法國,我實在無法適應的12件大小事
《瘋狂亞洲富豪》只是富二代的愛情喜劇?為何他們卻在電影院裡落淚?──那些「亞裔們」面臨的真實困境

作者簡介:

波士頓藍人。

畢業於美國波士頓大學的台灣基隆人,畢業後於波士頓嘗試在新媒體廣告行業創業了一年,期間曾幫助許多跨國公司宣傳各種新型服務,以及幫助歌手在演唱會宣傳支持,在波士頓多年也熱愛探索世界與冒險,近期選擇回到家鄉喘口氣,撰寫是一種我自己都無法理解的堅持,就像故事人物角色的初始設定,未來也將繼續把自己的傳說寫下來,在世界失去閱讀能力之前。

更多Yahoo論壇文章

陳建仁沒有法定職權 難道陳菊有嗎?
經濟、兩岸都落漆 窮到只能打反中牌的民進黨
美國工作體會殘酷現實:一通電話後,我什麼都不是
一個吹響熄燈號的黨
中國新殖民主義的厄瓜多惡夢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Yahoo奇摩提供給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本文章內容僅反映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有話想說?不吐不快!>>> 快投稿Yahoo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