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報到】精進珠寶鑑定讀到博士 陳淑娟:為了每句話都有根據

【新生報到】精進珠寶鑑定讀到博士 陳淑娟:為了每句話都有根據

「能割玻璃的,就是真鑽石?」這件相傳數百年的經驗法則,其實不完全正確。「玻璃的硬度只有五,太多的礦石硬度都達到八或九,切割破璃是輕而易舉的事,那只證明硬度比玻璃高,不代表是真讚。」擁有寶石鑑定師等證照的陳淑娟,希望大家別再相信沒有事實根據的說法了。 家族三代都從事銀樓、珠寶生意的陳淑娟說,祖父那代是台灣最早的銀樓工具店經營者,當年想開銀樓的店家都一定得來找我們台南金寶山。從小就耳濡目染,看多了也能簡易的判別寶石的真偽,但長輩們都是講一個概念,我想要的卻是實質的理論。 「有次一位客人,直接嗆我:你年紀這麼小,憑什麼斷定我的東西是假的。就因為這句話,我下決心再念書,因為我竟無法說出理由反駁對方。」外文系畢業的陳淑娟重拾課本,進入寶石學院把地質學搞清楚,再考上義守大學管理研究所,沒想到愈念愈有興趣,再考上義大的工管博士班,明年一月就可以取得博士學位的她,堅定的說:「鑑定師說的每句話都要有根據」。 陳淑娟舉例說,前幾年流行夜明珠,有人拿了夜明珠向她炫耀,但因為有學過地質學,知道夜明珠其實就是螢石,會發亮是磷的反應,假的夜明珠是不肖商人充填磷粉而成,當年很多人都成了冤大頭。她看出破綻後,也只能默不作聲,微笑以對。 「玉也是一樣,大家口耳相傳,A貨真玉敲出來的聲響是好聽的,什麼是好聽的? 為什麼會好聽? 大家卻說不出所以然」陳淑娟說,假玉裡面是灌膠,輕脆的聲音當然傳遞不出來,就這麼簡單。 買金銀珠寶前一定要先做足功課才不會落入陷阱。(陳淑娟臉書提供) 台灣經濟好轉,買珠寶也是投資、置產、保值的途徑,但很多人往往一擲千金卻買到假貨或買貴了價格。陳淑娟都會勸親友:「買房子、車子,都會貨比三家,都會先做足功課,不輕易下手,但為什麼買金銀珠寶卻不會做這些前置功課?」陳淑娟補充說,就像蘇聯鑽,它是人工合成的,網路上查一下就會知道它的特點,但購物平台卻美化它的名字:「方晶鋯石」,讓很多不做功課的消費者掉入陷阱。買珠寶鑽石,一定要看清楚證書、上網查報價表,再考量自己的預算。 鑑定師做久了,陳淑娟決定往教學的路發展,她希望將正確的知識往下紮根。她灌輸學生「正式的鑑定工作一定嚴謹、更要實話實說」的正確觀念,但如果是親朋好友間的鑑賞,就要加入人性的考量,因為沒人願意被講成買了假貨的傻子。 除非是不肖商人故意賣假貨,否則賣方不是故意,買方也不一定知道真假的狀況下,滿懷希望的請求鑑賞時,陳淑娟都會告訴對方:「好東西要珍惜,擁有寶石要開心」,尤其是那種傳家之寶、父母相贈的,都要考量親情、人性,別去論價值。 採礦是辛苦的工作,擁有寶石一定要珍惜。(陳淑娟臉書提供) 陳淑娟說,她有遇過親友買到假貨來哭訴的,她只能請對方轉念想一下:「它不會裂紋,用力摔也千年不壞, 硬度是九以上,還可用來切玻璃」,對方就會比較釋懷。 自己幾乎不穿金戴銀,陳淑娟說,金銀珠寶不是用來炫富的,要看場合戴,千萬不要讓自己看起來像閃亮的聖誕樹。 從事珠寶鑑定與教學,陳淑娟卻從不穿金戴銀。記者蔡育豪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