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烏克蘭大眾一起搞搞列寧銅像

BBC:烏克蘭大眾一起搞搞列寧銅像

1917年發動10月革命的前蘇聯建國者列寧(Vladimir Lenin),他的上千座位於烏克蘭境內銅像,如今何在?英國廣播公司《BBC》5月9日製作一則影音短片,內容根據作家塞巴斯蒂安·丹達蒙(Sebastien Gobert Dan Damon),以及攝影師尼爾斯·阿克曼(Niels Ackermann),最近出版的一本新書,名為「尋找列寧」(Looking for Lenin);該書內容紀錄烏克蘭數百座列寧雕像的命運結局。 《BBC》報導內容指出,2015年4月間,烏克蘭立法禁止共產黨統治期間的所有圖像,象徵符號和雕塑;僅管數百以至上千座列寧銅像遭推倒、斷頭,攔腰切除者亦有之;不過,也有不少民眾用「文創」概念,來處理列寧雕像。例如,將列寧改造為公共藝術,其中一座列寧銅像,被重塑為電影《星際大戰》邪惡帝國的領袖黑武士,達斯·維達(Darth Vader);也有人將人將列寧頭像放在商家出入口旁側,做為點綴用途;或是放在自家庭院,充當裝置藝術;也有人乾脆將它堆置在倉庫雜物間。 烏克蘭2013年年底至2014年春季期間,爆發廣場革命,示威民眾率先推倒位於首都基輔市中心,獨立廣場附近的列寧塑像。那尊具有重大象徵意義,豎立在舍甫琴科大街(Shevchenko Street)一旁的列寧塑像,在高唱烏克蘭國歌的撼人聲浪下被推倒。 廣場革命後新誕生的烏克蘭國會,於2015年通過並發布實施,「禁絕宣傳共產主義法案」(Bill of Banning Communist Propaganda),烏克蘭境內同時也掀起推倒列寧像浪潮,許多由共產黨人命名的鄉村、聚落、街道、區域、城市,甚至州境名稱,都須逐一重新命名。 「尋找列寧」一書作者丹達蒙,接受BBC訪問時指出,人們一談到列寧,總有話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也都可以說出一段故事。其中還有一些人,曾參與推倒列寧銅像運動,他們非常厭惡列寧。 (俄羅斯列寧雕像網站統計,光在2014年2月20-24日,就有219座列寧頭像在烏克蘭消失) (遭重新改造的列寧銅像。圖片/BBC短片截圖) (2015年,位於黑海西北岸,烏克蘭觀光著名的港灣都市敖得薩(Odessa),雕塑藝術家米洛夫把一座列寧雕像改頭換面,替它戴上鈦合金製造的黑色頭盔、盔甲,讓他變成電影《星際大戰》,邪惡帝國的領袖黑武士。以上圖片/皆取自BBC短片截圖) 掃蕩極權幽靈/邁向國家重建的里程碑 烏克蘭位於歐洲東部,東臨俄羅斯,南接黑海、北與白俄羅斯毗鄰;西與波蘭、匈牙利、斯洛伐克、羅馬尼亞,以及內陸國摩爾多瓦(Moldova)等國相連,它是除俄羅斯之外,面積最大的歐洲國家。 烏克蘭於1922年成為蘇聯的加盟共和國,它是前蘇聯15個加盟成員國裡面的第二大共和國。1991年,蘇聯解體後,烏克蘭宣佈獨立。其後,前烏克蘭總統亞努科維奇(Viktor Fedorovych Yanukovych)領導的親俄政權,引發數萬民眾街頭抗議。2014年間,國會解除亞努科維奇的總統職務;俄羅斯隨後鼓動克里米亞脫離烏克蘭,加以報復。 《BBC》報導指出,強烈反對共產黨的情緒,導致烏克蘭各地不少列寧雕像遭斬首。目前烏克蘭絶大多數列寧雕像已經被搗毀或被改造;一部分列寧銅像雖已身首離異,卻被加上一些新元素,透過改頭換面形象,存續下來。 雖然烏克蘭人民對過去「極權專政」歷史,表示強烈厭惡;然而,烏克蘭東部的親俄派地區,人們並沒有對共黨時期感到厭惡,而且還保存一些列寧雕塑,他們對於家鄉過去豎立起來的列寧雕像,懷有強烈懷舊情感。 「尋找列寧」一書作者丹達蒙表示,目前許多烏克蘭民眾,對於未來走向,感到茫然擔憂,因為清除共產主義,並沒有解決人們切身的就業與經濟難題。 的確如此,掃蕩極權幽靈的政治改革,當然不會一朝一夕之間,讓國家變得更好;政治改革,往往也需搭配社會改革,以及與經濟復興工程等多層面,齊頭並進;然而,2015年4月9日,烏克蘭國會通過的「去除共產主義」、「反納粹」符號法案,本身就是民族與國家重建的重要里程碑,也平撫人們長期的內在歷史記憶傷痛;並非只徒具大快人心的宣誓意義。 英國《BBC》2015年4月間的另一篇報導,名為「揮別列寧」(Goodbye, Lenin),內容指出,數百座烏克蘭境內的列寧銅像遭推倒,高達上百萬處的街道標誌,需要重新替換;另外龐大的紙上公文更名作業,也必須跟著發送到每個受影響地區;高成本的「正名作業」,可謂耗費龐大人力、物力;不過,社會改革支持者卻認為,為了讓國家告別「過往極權」,這個代價值得付出。 (列寧頭像放在商家出入口旁側,做為點綴用途) (列寧頭像放在民眾自家庭院,充當裝置藝術) (與遭撞毀車輛共處的列寧雕像裝置藝術。以上圖片/皆取自BBC短片截圖) (2014年2月間,烏克蘭抗議人士於獨立廣場,以及多個地點,推倒前蘇聯建國者列寧的銅像。1分多鐘短片取自/Wall Street Journal /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