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S新制 國銀股票部位有壓
金管會規劃2024年起銀行計算資本適足率(BIS)規定將接軌國際,其中對銀行計算適足率最大衝擊,是目前持有逾7,700億元股票投資部位,若是投資一般上市櫃公司股票,風險權數計提將從目前100%逐步提高到250%,若是非上市櫃等高風險股票,則得逐步拉高到400%,兩者均給五年調整期。
影響所及,各銀行對股票投資部位,耗用資本將大幅提高,在不增資情況下,若要維持既有資本適足率,各銀行僅能逐步減降國內外股票投資部位。
2024年新制上路後,各銀行資本適足率申報合規是以「每年底」為主,可避免銀行每季、或每半年,為了合規而緊縮放款或投資部位,也可穩定市場。
金管會將在9月底發布「銀行自有資本與風險性資產計算方法說明及表格」規定及各銀行試算結果,預計2024年元旦上路,各銀行已在7月底完成新版本試算並送交金管會。
據了解,各銀行因業務規模大小、授信與投資部位比重不同,試算後的BIS增減不一,但其中股票投資部位,都列「BIS減項」,有銀行光這項就拉低BIS數十個基本點(1個基本點是0.01個百分點),讓銀行備感壓力。
金管會決定跟進國際採行最新巴賽爾協定,修正「銀行自有資本與風險性資產計算方法說明及表格」,據暫行版本,主要修正信用風險標準法,並開放銀行申請內部評等法(IRB)。
其中信用風險標準法的新規中,將銀行涉及權益證券投資(指股票部位)風險權數做了調整,主要區分兩大塊,一是財務性投資,二是轉投資,都給予五年調整期。
財務性投資,若是一般上市櫃股票,風險權數從100%拉高到250%,平均每年得提高30個百分點,五年共提高150個百分點;若是非上市櫃者就歸屬「高風險」股票,權數計提從100%拉高到400%,平均每年提高60個百分點,五年共提高300個百分點。
轉投資部分,若是金融相關事業的「重大」投資部位維持250%,「非重大」投資部位則從100%拉高到250%;若是非金融相關投資也從100%拉高到250%,但若是轉投資創投子公司,則一律到400%。
依此新規,將影響行庫間相互轉投資部位,例如第一銀、兆豐銀、華南銀等均持有彰銀,資本耗用就得逐步拉高,恐影響銀行持有意願;而如銀行轉投資子創投等,耗用資本將更大。
銀行資本適足率計算,是自有資本(分子)、除以風險性資產(分母),而風險權數是指每一種資產(如授信、投資)需計提資本,當風險權數愈高、銀行需計提資本愈大,分母擴大、算出適足率就會下降,銀行就會縮減該項業務。
金管會跟進採行最新巴賽爾協定,是希望讓整體銀行業評估風險時更具敏感性,藉此強化風險承擔能力。
更多udn報導
做足避孕措施還是不小心有二寶!夫找到元凶傻眼:牠害老婆懷孕
對12歲男學生伸出狼爪 38歲人妻老師辯稱「僅有不當往來」
不怕反光!他用35元神器拍出完美東京鐵塔 網讚:生活智慧王
開特斯拉倒車A到被老公罵「死三寶」 網一面倒:放過你老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