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際政治場合上,兩個敵對國家常以強硬的軍事手段相互制衡,但利用軟性、非外交模式破冰,也絕非新鮮事。一場史稱「乒乓外交」的國際大事就發生在1971年4月,不僅改變當時的美蘇冷戰對峙格局,連帶也牽動台海兩岸的國際地位消長。
美國與中國大陸3月18日在阿拉斯加的安克拉治舉行拜登上任以來的首次外交高層對話,會前為了是否為「戰略對話」針鋒相對,顯見雙方毫無準備,甚至是根本已有破局的盤算,當然難令人對會談抱有多大期待。
蔡英文總統任命邱太三為陸委會主委的決定,多被各界認為是其兩岸政策走向溫和的訊號。邱太三初上任時表示,期待兩岸關係「春暖花開,雙方能務實判斷未來的交流」,但也提到台灣民眾已經無法接受被陸方加註的「九二共識」,因此雙方務必找出新的互動基礎。
拜登於台北時間週四午夜宣誓就任美國總統,也代表過去2個多月的選舉紛爭總算告一段落。對選前熱情回應川普政府的民進黨而言,拜登的上台定然帶來些許落寞及焦慮,深怕過去4年高調的台美交流因美國新政府的不同思維而變調,甚至因此失去「外交轉內銷」的難得舞台,否則不必大肆宣傳蔡政府與某些內定閣員的情誼,所以更加關注美國未來的台海政策走向。
2020年結束,百年罕見的新冠肺炎疫情仍是最受矚目的跨國話題。由於美國與中國大陸在世衛組織的政治角力,使得世衛秘書處不僅未能促成各國共同防堵疫情擴散,反而加深各國對中共的厭惡感。值得注意的是,美國與中國大陸的強權競爭態勢並未因拜登勝選有減弱跡象,反而籠罩在華府上空的「反中」激情,因難消散而為未來的美陸關係增添許多短期內不可能化解的麻煩。
美國總統大選爭議至今尚未落幕,不過政權交接程序日前正式啟動。現任總統川普口頭不認輸,但已有明年1月20日離開白宮的心理準備,也代表著目前美國的許多單邊外交策略都可能改弦更張。
美國國務卿龐培歐近日在媒體專訪中提及「台灣從不是中國的一部分」,等於在台海兩岸拋出一顆震撼彈。中共固然氣憤不止,卻只能口頭重申其一貫立場,深怕過多政治動作引起川普政府的強硬回應。
就在台灣歡慶中華民國國慶之時,中共突然在中國大陸的中央電視台接連播放3集台灣間諜案的新聞影片,指控這些「被公開認罪」的台灣人從事違反大陸國安法、甚至是意圖顛覆國家或政權的違法行為。這是繼李明哲之後,中共再次公開台人涉嫌間諜活動的消息,若說沒有特定的政治目的,實難令人信服。
綜觀第一場的辯論,一開始兩位候選人就吵成一團,連主持人都勸不住川普。基本上,川普的表現明顯突出,因為他還是主打「攻擊就是最佳防禦」的策略,而拜登還是溫和如昔,似乎跟不上川普的快速反應。
當主管經濟發展、能源及環境的美國國務次卿柯拉克(Keith Krach)專機飛離松山機場時,蔡英文政府官員的內心應該非常糾結複雜。原先向國人鼓吹是兩國斷交後的國務院最高層級官員訪台,但結果卻是如此怪異,與先前所宣稱的安排截然不同。
蔡英文能於今年初高票當選連任總統的原因有很多,除了民進黨一再炒作的「芒果乾」外,去年搶佔國際媒體目光的香港反送中抗爭也是重要因素。然而,當時信誓旦旦的承諾,爾今成了無法兌現的空白支票,對那群反抗中共政權的香港人士而言,恍如再度遭受掌權者欺騙。
美國與中國大陸近期是否陷入「修昔底德陷阱」已引發高度疑慮,中共解放軍自8月初,陸續在大陸沿海展開從北到南的軍事演習,更增添新冷戰似已逐漸成形的緊張氛圍。身處樞紐位置的台灣,又是美陸兩強的必爭之地,當然難以倖免。
近期的華盛頓與北京都全心全意地把目光放在對方身上:川普政府全力打擊眼中最主要的戰略競爭對手,希望藉此贏得11月初的總統大選;中共則閉口不談過去幾年的「戰狼外交」策略,放低身段打國際輿論戰爭取同情,以免波及到內部穩定。
柯文哲再怎麼努力牽起兩岸紅線,都無法打破民進黨在台海之間築起的銅牆鐵壁,更不可能藉此論壇扭轉兩岸情勢,當成其競逐總統大位的起跑點。
兼任民進黨主席的蔡英文總統日前在該黨全代會嚴正宣示,絕不會讓「全面執政必定腐化」這個劇本成真,提醒民進黨員應謹記「清廉、勤政、愛鄉土」的承諾。蔡英文是聰明人,怎可能不知道黨內藏污納垢、派系爭權奪利的幕後真相。
然而,民進黨終究是民進黨,「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只要有人願意身先士卒,蔡政府給的回報一定豐厚,也因此當時幫陳菊擋子彈的陳敏華自然論功行賞。
蔡英文總統即將於520展開第二任期,值此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席捲全球的時刻,自信滿滿的她會如何鋪陳其未來4年的兩岸及外交政策,勢必牽動中國大陸的反應及台海走向,因此備受各國關注與期待。
由近期台海情勢走向來看,兩岸關係並未因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而緩解,反而加深彼此猜忌與誤判,尤其中共當局一再懷疑民進黨想藉防疫成功來推進台獨,因此在專注於對抗肺炎疫情之際,也不忘調派機艦貼近台灣海域進行演訓,威嚇意味十足。
曾被譽為我國最後一位軍事強人、最後高升行政院長的郝柏村,已於3月30日辭世,享嵩壽102歲,真可謂是典型的出將入相現代版,而他的離去也代表一個世代的凋零與結束,實令人惋惜。
自兩岸開放交流以來,民進黨、國民黨及中共因各堅持自己的台海定位及立場,延伸的政治歧見導致兩岸彼此難享有正常化關係,才出現罕見的「官方冷、民間熱」之奇特現象。若再加上美國的角色,台海情勢更為複雜,形成了「剪不斷、理還亂」的零和賽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