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持續走弱,早已對台灣產業產生全面性影響,產業界哀鴻遍野,就是看不到政府部門有任何具體因應措施;整天輕忽以對,只知道小編治國、梗圖大內宣,絲毫未警覺匯損壓力或以外銷為導向的傳統產業、中小企業面臨獲利被吃光的危機。
依法論法,依現行《國家賠償法》規定,法院審酌關鍵還是警告標示是否「適當」?如果法院認定相關警告牌示「適當」時,將無法取得國家賠償。千萬別被個人直覺式的反應而混淆了!
法務部研擬「科技偵查法」草案,引發法界、學界撻伐。關鍵在於,這套法律將授權檢警調機關使用科技設備或技術,輕而易舉的隨時對人民進行監看、拍照、錄影和錄音等。宛如「全民公敵」升級版在臺上映,對個人自由、秘密通訊自由、個人隱私形成莫大威脅,而明顯違法、違憲!民進黨政府竟然還若無其事的打馬虎眼,真以為台灣人民是塑膠嗎?
貢丸、香腸、肉鬆、熱狗、滷肉飯,獅子頭、香腸、水餃、鍋貼,這些大概是所有外食族或學生營養午餐的餐桌上百分百「一定」會碰到的食品。這些肉製品裡面,未來碰到美豬的機率有多高?未來可以透過標示知道裡面有美豬的機率又有多高?這個答案,我不知道。但我相信,黑箱決策放行瘦肉精美豬的民進黨政府與他們的立委們也不知道。
內政部強推數位身分證,雖然目前以防疫為由被凍了起來,但一項政策可以連續幾年被民間、法界、學界連聲譴責,甚至今天台灣人權促進會、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等團體還發起集體訴訟,要求拒絕數位身分證。近期大概只有文化部指派公視密籌國際平台烏龍案堪比。這麼多人有這麼多質疑,就是因為「多卡整合」加上「感應刷卡」有著嚴重的資安與人權疑慮,如沒做好妥善規劃與管制,將置人民隱私於高風險環境中,甚至釀生身分盜用危機,實在沒有政策豪賭的空間!
媒體報導民進黨政府擬增訂約聘人員人事條例,廣用約聘人員,甚至聘約3年可任科長之類有職等的公務員職務。看到這個消息,我有一位在公家機關任職的學生留言給我,「老師,我高考榜首,做了二十幾年才當上科長……」,這種無奈真讓人情何以堪?
前不久,YouTuber博恩翻拍藝人劉樂妍音樂作品《CHINA》引發原著作者抗議侵權的風波。無獨有偶,打著X分鐘看電影的電影網紅谷阿莫,也因二次創作引用影音內容涉及違反《著作權法》被起訴,還為此在臉書發專文道歉,希望換取片商撤告。
當巨象打架,即便小如螞蟻,最先該想的就是別被踩到了。這也是台灣因應中美貿易戰的必要心態。近期國內疫情趨緩,大家似乎都鬆了口氣,但緊接而來的是要面對深受疫情與美中霸主爭奪衝擊的經濟問題。尤其美中雙方於今年1月15日簽署的經濟貿易協定已於2月15日生效實施,但該協定並非自由貿易協定(FTA),而是延續貿易戰的高關稅協定。因此美中經濟關係在2020年下半年是否延續過去針鋒相對的貿易戰、加徵制裁關稅劇本,已經讓台廠拔劍四顧心茫茫。
全球疫情延燒,交通運輸停擺,經濟急凍,加上沙烏地和俄羅斯大打石油價格戰,原油期貨市場欲振乏力,造成空方予取予求,美國紐約期貨市場西德州輕原油(WTI)價格一度跌到破天荒的負價格,而且低至每桶負37.63美元,一連串不可思議的訊息,堪稱改寫了經濟教科書,也警示我們,經濟緊縮的這隻黑天鵝已經在我們的頭頂盤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