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院最近召開有關「刑事補償法求償審查制度」座談會。這一會,雖然只是座談,但已為「刑事補償改革」邁出了一步。這一步,可說是望眼欲穿;因為,現行刑事補償支付標準雖有明定,但在實務上,法官的判決幾乎是隨心所欲,更見雜亂無章。
13年前被控槍殺王姓計程車司機的林金貴,遭判處無期徒刑確定,經再審逆轉官司,獲判無罪;不過,檢察官提起上訴後,判決又翻轉,高雄高分院法官仍然認定他就是凶手,日前再度判處無期徒刑。
今年的「司法影展」已拉開序幕。不可否認,長期以來作風保守,機關氣息顯得暮靄沉沉的司法院,近年有如脫胎換骨般的「動」了起來,懂得化被動為主動,爭取能見度,並順勢推廣司法新政,例如搭著台灣年度盛事「金馬獎」頒獎典禮的順風車,舉辦了「司法影展」,作風令人耳目一新。
民國106年8月,司法改革國是會議結束;在通過的決議中,包括辦案人員必須嚴守「偵查不公開」。然而,在司改國是會議結束後半年,有辦案人員造了孽,傷害民眾持續迄今……
民國107年國慶日上午,男子「阿賢」開車載著「小李」把一戶民宅整修後的廢棄物,涉嫌亂倒在屏東縣潮州鎮的公有空地上,兩人被依違反廢棄物清理法起訴(前案。屏東地檢署起訴書,107年度偵字第8883號)。
「李明雄」,可能有人不識、可能有人忘記;不過,有些人與事,不應該被遺忘。特別是在此時此刻。 民國97年4月間,檢調和警方爆發嚴重對訌。台北縣(今新北市)板橋官警被懷疑涉嫌侵吞民眾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所繳納的罰金,板橋地檢署(今新北地檢署)檢察官指揮調查員搜索、約談五名官警。
還記得「陳勇志」這號人物嗎?民國86年12月,當時20啷噹歲的他,在台中一家酒店開槍,曾姓女郎中彈喪命;隔年三月,他在台南一家KTV連開八槍,造成四名男子兩死兩傷;隔月,他又在台中另家酒店開槍,陳姓女經理命喪槍下。
民國109年6月4日,看到這一幕的國人應該莫不感到痛心與悲憤:鐵路警察李承翰執勤遇襲,遭刺身亡;鄭姓凶手因被法官認定罹患思覺失調,獲判無罪;李承翰警員的父親李增文難以接受判決,抑鬱而終。這天,李增文的母親慟失兒子、愛孫;李承翰的母親驟失丈夫、獨子。一門婆媳,同遭白髮人送黑髮人之慘事。
桃園地方法院日前一件判決引起側目:一名20多歲的王姓男子和少女發生16次性行為,法官依一罪一罰規定,判處16個妨害性自主罪各2個月徒刑。由於少女才14歲,法官判決每罪2個月的刑期是否過低,引起討論。
日前有立法委員提議,要求司法院研究把判決書「全面」翻譯成英文的可能性。另有部分立委聞訊喊讚,指稱台灣有不少新住民、外籍移工,不應該只英譯,也要考慮翻譯成其他語言的可行性。
最高法院法官辦案會不會出錯?從黃志成、徐自強、蘇建和等人被判死刑,到最後無罪定讞,並且都獲得上千萬元補償金的冤案實例來看,無疑地,上述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
在職棒球壇裡,球員表現不好,被下放「二軍」,不乏其例。然而,在審判系統中,當法官判案失常,且不止一次發生失誤,該不該設置一個讓法官可以「自主訓練」,甚至是「強制受訓」的機制?
台灣的司法改革史上,不會漏掉這一頁:民國99年,一名林姓男子性侵6歲女童,高雄地院以林男「沒有違反女童意願」,判處3年2個月徒刑。這項判決引發社會激憤,萬民群聚總統府前,發起所謂的「白玫瑰運動」。這場運動讓民眾對司法的不滿急劇攀升,並因此促成了一項改革:司法量刑。
在經濟犯罪模式上,有一種手法叫「龐氏騙局」(Ponzi Scheme),在台灣偶有發生。這種詐財伎倆,是對外虛構不存在的投資,謊稱會有高額「紅利」,誘引投資人上當後,再把後期投資者的錢,挪付給前期投資人充當紅利,塑造獲利豐厚的假象。
據報載,藝人何如芸日前在法院調解離婚事務時,為了孩子的撫養等權利,當庭情緒崩潰,哭喊:「我不懂法律!」甚至,她還在法庭上痛哭失聲。
「浪費司法資源」這六個字,經常見諸報端,或出自部分政治人物之口;然而,當這六字出現在判決書裡的時候,後面接續的文字,往往是:行為可議、實屬不該、誠不足取、不宜輕縱,甚至還有法官寫下「法紀觀念偏差」(新北地院判決書,108年度簡字第7081號)。
本專欄上期披露一名陳姓男子先後犯下兩案,但因為檢察官、法官先後失查,以致陳男兩案都被誤當累犯,遭到加重判刑。經檢察總長提起非常上訴後,不到三個月,兩案都獲最高法院改判,刑期減輕,全案定讞。
精品旅館聞人陳振豐,被控竊占寺廟土地興建墓園,被判4年徒刑定讞。不過,最高檢察署檢察總長認為此案判決違背法令,提起非常上訴;最高法院審理後認為,定讞判決確實有問題,發回更審。台灣高等法院日前改判無罪確定,陳振豐翻案成功。
司法,包括檢察、審判兩大體系。司法會受抨擊,有時是檢察官闖了禍,有時是法官捅婁子。不過,有時候,是雙方一起犯了錯,而且是一路錯……
司法院最近推出一系列「從心認識司法」影片,透過導演近距離的訪談,把卸下袍服的「法官」還原為「庶民」,呈現法官也是為人父母、身為子女,也要洗衣燒飯、接送幼兒、上街買菜、照顧父母,更要工作與家庭兩頭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