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合一選舉連帶十案的公投選舉開票雖然還沒結束,但從目前已經開票的結果來看,民進黨這次絕對是大敗。不僅僅輸掉台中市與高雄市兩大直轄市,民進黨在縣市長選舉上只贏了六個席次(桃園市、台南市、基隆市、新竹市、嘉義縣、與屏東縣),其他多數都被國民黨奪回。
「台北法案」雖然看起來是一個對台灣有助益的政策,但最終其核心還是放在美國自身的國家利益上。對台灣而言,這種相關的法案雖然多多益善,但只要美台無法建立起正式或半正式的邦交關係,這類型的法案也可能因為改朝換代,而不被行政單位執行,最後流於形式。
蔡英文總統上週藉著參訪中南美友邦巴拉圭與貝里斯這個大好的機會,「順道」拜訪了美國洛杉磯與休士頓,並舉辦了僑宴與旅美僑民分享民進黨政府這段時間所推動的政策。在蔡英文僑宴上的演講中,她不只強調台灣與美國之間越漸深厚的友誼,同時也談論剛剛三讀通過的勞工最低薪資與最低時薪的調高、長照政策的推動、與年金改革的成功。
近日,美國哈德森研究所中國戰略高級研究員兼主任白邦瑞(Michael Pillsbury)指出,台灣應該在半年內積極提出想法,來參與美國未來可能執行的印太戰略。美國國防部亞太助理部長薛瑞福(Randall Schriver)也認為,台灣會是印太戰略的一個好夥伴,應該極力推動。
這次川金會與其說是北韓與美國的和平會晤,不如說成是川普與金正恩在國際舞台上的「雙人探戈」。這場會晤對雙方國內以及國際的支持率都有明顯的幫助。尤其是川普,面臨美國期中選舉的壓力,勢必要為共和黨殺出一條血路。
台灣人所支持的「現狀」,壓根說到底,根本就不是民進黨或國民黨執政時期的「兩岸關係」,而是一個「只要兩岸之間不要發生戰爭,只要兩岸關係的變化不會顯著影響我個人與家庭的生活條件」的「現狀」。
如果可以不費一兵一卒,讓台灣慢慢地向中國靠攏,在實質上(de facto)透過自己的影響力統治台灣,那絕對會是中國短期內的最高目標。
「金習會」的象徵意義,是北韓試圖先向中國示好;如果雙方在會晤中有達成一定程度的協議的話,中國似乎又再度地取回一定程度「控制」北韓的能力。
北韓現在的窘境,可謂成也核武敗也核武。沒有核武,川金會成行的可能性就不高:但沒有核武,北韓也不會面對聯合國的經濟制裁。
《台灣旅行法》給予中華民國官方一個合法的地位,讓中國無法光用「一中原則」來破壞台灣與美國之間的官方交流。
更遑論在川普簽屬法案之前,中國大陸駐美公使李克新就已經表示,台美軍艦互訪違反中國的《反分裂國家法》;當美國軍艦抵達高雄港之日,就是武力解放台灣之時!
當民眾賺到人生的幾桶金之後,就會想要把這些資金拿去買房子,投資土地或可視的不動產。這種投資方式,只會創造台灣高房價的現象,導致一般年輕人沒有能力揹起起買房的重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