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中天新聞台遭撤照且下架有線電視頻道之後, 52台空頻至今已經快兩個月,而近期傳出華視將與中嘉系統台合作擬上架52台,NCC佈局多月的劇本即將走向最終章。據媒體報載,中嘉系統台擬向NCC送件52台的頻道變更案,將上架「華視新聞資訊台」。此傳聞一出,讓去年中天撤照案的原因再度引發各界討論。以時間序來說,是中天新聞台「不予換照」才導致52台的空缺,因故需要協調新頻道上架。但是,現在看起來卻像是因為華視需要上架空間,所以中天新聞台被撤照下架。
照理說,上周NCC大委員會決議中天新聞台不予換照的案件,就已經讓NCC夠頭痛的了,沒想到NCC主委陳耀祥卻在會後記者會公開呼籲系統業者「給華視一個機會」。專責「健全產業環境」跟「監理競爭秩序」的獨立機關,居然帶有既定立場,對自由市場競爭者公開喊話?NCC又是哪根筋不對了?
對於外界長期以來批評NCC受到行政院長蘇貞昌的「意見指導」,陳耀祥主委多次反駁,表示「NCC本於自己的立場,沒有政治力介入。」陳主委試圖藉由親自主持記者會,表達「向人民報告、向歷史負責」的精神,並指出換照不是形式審查、是有意義的,是對新聞自主的保護。
由NCC舉辦的中天新聞台換照案聽證會在歷時八小時的「各抒己見」之後,社會輿論的風向似乎沒有明顯改變。觀察今天各大媒體的報導方向及社會輿論的反饋,「下架中天」的民意似乎未見削減,而旺中集團的相關媒體平台仍然是以「團結力量大」的態勢,對抗著「反中天」勢力的集體圍毆。
一個電視新聞台的頻道換照案,可以讓輿論群起攻之,可以讓主管機關破天荒舉辦聽證會,而同為執著新聞自由與言論自由的大旗,朝野兩黨的反對意見幾乎毫無交集之處,這就是中天新聞台換照案的現況。
新聞台的多事之秋已近!NCC近日公告,將於十月下旬召開中天新聞台換照案的聽證會,這是NCC成立十四年以來,首度因為新聞台換照案召開的聽證會。本來衛星頻道換照案都是NCC依法審議即可,但這次中天新聞台換照案已經引發輿論波瀾,NCC認為若依循過去的個案審查方式,可能難平眾議,因故走向聽證程序。
公視的磨難又來了。繼新任董事難產、文化部介入公視營運等問題後,這次居然直接被政府「抽銀根」。據媒體報導,公視在8月20號召開例行性董事會時得知,因文化部表示預算都拿去防疫之用,因此2021年到2025年的前瞻(5G)專案計畫預算只有5億9千萬元。
原本八月中就要提出的第七屆公視基金會董事薦舉名單又難產了,原因是董監審查委員有一人請辭,文化部長李永得表示預估9月才會有新進度,至少要等到立院開議之後。也就是說,幾乎是每屆都會上演一次的董事難產問題再次重演,第七屆公視董事選任正式宣告延宕一年。
時隔多年,又有一個新聞台擴建成功了。繼2014年壹電視新聞台定頻在有線電視系統49台之後,時隔六年,NCC於上周許可獨立系統南國基本頻道變更案。其中,原本在88台的三立財經新聞台「三立iNEWS」成功挺進新聞區塊,定頻於第48台,讓新聞台區塊從原本49到58台,擴大為48到58台。NCC表示,是考量「頻道區塊化」、「市場競爭」、「消費者權益」以及「其他公共利益」等面向後才決議許可。不過,並不是每次的新聞台移頻與定頻作業都能如此順利,一件看似簡單的許可案,卻能概括看出近年來整個有線電視上下游系統業者的多方角力。
OTT專法終於要登場了。NCC於7月15日的委員會正式通過「網際網路視聽服務管理法」草案,全文預計將於七月底前公告。輿論通稱這部草案是「OTT專法」,講白了就是為了處理愛奇藝及騰訊等大陸影音內容平台在台灣透過代理商營業,但卻無從入法且落地列管的問題,可說是為了境外影音「客製化」的草案。
相信最近一定有不少人覺得,「健保卡真好用!」可以在超商預購領取口罩,還可以領三倍券,過去這些需要透過多重鑑別個人資料方能請領的相關作業,通常都需要透過自然人憑證,或安全性高的個人電腦及讀卡機來操作進行。但是,隨著全球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爆發,及時因應並處理國民健康衛生問題的重要性顯然是優於個資安全及健保憑證的適法性,過去只用來看病,或者作為第二身分證件的健保卡,儼然躍昇為本年度最受歡迎的個人證件!
當蔡英文總統在去年12月提出擬成立「數位發展部會」的概念時,雖未得到過多關注,但隨著疫情帶來的數位商機及生活轉變,以及政府應用各種數據資料所建構的防疫措施,甚至引發民眾對於資安保障疑慮等問題,讓數位科技發展與智慧生活的行動應用服務相關議題驟增,何時要成立「數位發展部」的話題也該開始受到關注。
一個愛奇藝,讓文化部與NCC及各相關跨部會「協調」四年還沒定案,業者跟政府之間的各說各話,到最後只能走向「法規未明確規定」,只好懸而未決。因此,關於愛奇藝等OTT涉及中資等敏感政治問題,民進黨政府已定調NCC為主管單位,NCC將設立OTT專法,也就是即將於七月底公布的「網際網路視聽服務管理法」草案,要跟大陸OTT正式對決。
第八屆NCC委員將在今年8月1日正式上任,近日已於立法院通過審查委員會的審查,並提報院會公決。雖說是新一屆的委員聘任,但嚴格來說只有台大新聞研究所教授林麗雲及台師大大傳所教授王維菁是NCC新手,新任主委陳耀祥、副主委翁柏宗與蕭祈宏委員都是曾任或現任的NCC重要成員,對主管機關各項監理業務的嫻熟度自然不在話下。
楓林網等多個盜版影視平台在四月初被查緝關站後,大批追劇族群開始踏尋合法的線上收視平台(以下簡稱OTT)。買東西追求性價比很合理,而買OTT除了價格,還得確實了解平台提供的影音內容是否符合自己的收視需求,這可有難度多了。
「怎麼辦?網站被關了!」四月初,台灣最大的盜版追劇平台「楓林網」被警方查獲封站,隨後「劇迷」(gimy.tv)、伊莉論壇等多個影音網站也陸續關閉,許多依靠盜版追劇網站作為「唯一」境外影視來源的收視群,開始湧出大量的無聲哀號。
幾日前,立法院成立次團「數位國力促進會」,民進黨立委劉世芳擔任會長,副會長包括民進黨立委張廖萬堅、無黨籍委員林昶佐和民眾黨立委高虹安,前立委余宛如則擔任秘書長。余宛如在2017年曾成立「數位國家促進會」,自詡為行政院「數位國家·創新經濟發展方案(DIGI+方案)」的立院對口,而「數位國力促進會」則是延續這個概念,以建構數位法治、敦促政府制定數位治理政策、推動產業數位轉型等為目標。
坦白說,當立委范雲質詢時說出「不能讓愛奇藝非法上架」,而行政院長蘇貞昌回應表示絕不能讓大陸「入島、入戶、入腦」,還強調不惜修法來「絕緣」中國大陸的影視內容平台,這段對話隱藏的真實目的顯然是為了操作統獨議題,其心可議無須多加贅述。立委為了媒體版面或許會言過其實甚至危言聳聽,但是行政院長代表中央政府立場,絕不能為了塘塞立委質詢而加油添醋的胡亂回答。
沒有最慘,只有更慘?隨著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觀光、旅宿、餐飲三大產業一片慘澹,飯店民宿住房率極低、航空業持續減班、聚會驟減導致餐廳無人上門,相關產業紛紛開始放無薪假,鼓勵員工自主休假的企業更比比皆是,各行各業面臨嚴峻考驗,景氣寒冬直逼SARS與金融風暴期間,未來可能更甚。
2月21日是5G第二階段的位置競標的預訂開標日,目前已經進入最後的倒數階段,參加競標的五大電信究竟是否能就頻譜位置協商成功,不到最後一刻難見分曉。1月16日落幕的第一階段頻寬數量競標總標金高達新台幣 1,380.81 億元,而熱門頻段3.5GHz標金更創1,364.33 億元的天價,以頻段標金的價格來看是全球第三名,位居義大利與德國之次,但若以使用人口與年限等環境結構成本來計算,台灣5G 的3.5GHz頻段已成為全球最貴的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