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幾個關於政黨支持度的民調都顯示,國民黨仍未擺脫2020年總統大選後低迷的氣勢,在各類調查呈現低迷,藍軍支持者莫不憂心忡忡。筆者長期擔任政治幕僚、身為台北市議員參選人,觀察國民黨和民進黨間此消彼長的原因,不外乎藍軍支持者這兩年來對藍軍失望。
「我要跟你魚死網破」,這句話成為這幾天最熱門的金句。魚死網破指的是敵人之間放話要拚個你死我活,很不幸的,這次講這句話的人,竟是相同政黨的兩個人。在寫這篇文章之前,筆者必須先聲明,目前所有對外的訊息都只有一方釋放,這些資訊的真實性尚未被另一造當事人承認與否認,不過既然沒有否認,我們就以目前的資訊來分析。
台南市長選舉長期來被視為國民黨的艱困選區,1997年民進黨籍張燦鍙當選台南市長(升格直轄市前)之後,迄今已25年沒有國民黨籍藍天再現過。也因此,藍軍在地方基本盤越來越消散,市長競選人選也一直被視為犧牲打,更缺少多人角逐提名的戲碼。不過今(2022)年國民黨台南市長的提名卻格外受矚目,不但是黨主席朱立倫第一站到訪布局的縣市之外,黨內更有謝龍介和陳以信主動請纓,對於民進黨穩固的基本盤毫不畏懼。
為期14天的新制教召被稱為「史上最硬」,的確從課表來看,新制教召十分精實,除了無法休假,課程包含基本的槍械射擊,加上每次行軍至少十公里以上與野外宿營。說實話,教召的內容比下部隊後的訓練,甚至比新訓都還要紮實,唯一可以匹敵的大概是漢光演習時期戒備與訓練的內容。不禁令人想問,有需要這麼硬嗎?
防疫指揮官陳時中堪稱民進黨最大活棋以及最強後援,因為從台北市到台中市都被點名參選過。其實陳時中一直都是參選台北市長的熱門人選,但他的選情跟著疫情呈現反比關係,從原本的呼聲極高,到2021年5月本土疫情爆發後,鮮少人再討論陳時中參選的議題,甚至有人認為他已經失去了機會。直到最近台灣面對新一波的Omicron疫情再度守住,陳時中的呼聲也跟著水漲船高。
本文並非鼓勵大家不要去打疫苗,而是呼籲政府應尊重部分人選擇的自由,以及放寬藥害救濟的認定標準,這樣也有助於增加疫苗的接種意願。乍看這個標題,或許有人會疑惑,都已經在搶打第三劑了,怎麼會還有人沒打過疫苗,甚至是不想打疫苗?當整個政府都在宣傳打疫苗的好處,周遭大部分的人也都打過疫苗,還沒打疫苗者的確會被當成「異類」來看,而這樣的異類又有多少?
山雨欲來風滿樓,最近關於日本福島五縣核食進口到台灣的傳聞甚囂塵上,以國民黨為首的在野黨們紛紛跳出來反對核食進口,政府雖然沒有承認要進口但也沒有否認。仔細探究行政官員的回應,經濟部長王美花說若開放福島核食進口需符合三大原則:維護國人安全、科學依據判斷、按照國際標準。行政院長蘇貞昌也口徑一致地重複這三大原則,並特別指出全世界到現在就剩下台灣和中國禁止福島五縣的食品進口,言下之意就是台灣不應該特立獨行與政治意識形態操作。
二桃殺三士的典故出自於《晏子春秋》,當時齊國有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三名大將,恃勇而驕,不將當時的齊相晏嬰放在眼裡。於是晏嬰透過齊景公將兩個桃子送給這三人,說要按照功勞多寡分這兩個桃子,論功而食。三人為了爭奪桃子而拔刀相向,最終因羞愧而自刎。後代將此典故比喻用計謀借刀殺人。
清朝道光20年(1840年),英國為了販運鴉片而與清廷發生糾紛,進而爆發了第一次鴉片戰爭,最終清廷打了敗仗,簽訂《南京條約》,被迫開放五口通商、割讓香港、賠償銀圓,讓中國門戶洞開,也讓鴉片傾銷中國。
這個星期六就要公投了,這次公投有四個案子,分別是重啟核四、反萊豬進口、公投綁大選和珍愛藻礁。從年初四個案子一面倒地同意大於不同意,到現在幾乎打平甚至重啟核四還落後,整個公投案就在民進黨傾全黨以及行政資源的洪荒之力,扭轉了部分戰局。
立法委員高嘉瑜遭遇家暴事件,社會譁然,許多人驚訝連立法委員擁有一定社會經濟地位的人物,也會遭遇家暴而且不敢向外求救。今天若不是因為周刊媒體爆料,我想這件事會像石沉大海的祕密,可能永遠封存在高嘉瑜委員的心中。
公民投票是人民的權利,讓人民可以繞過代議士與民選公職人員,直接針就議題表達自己的立場與看法,甚至投票的結果對於政府有拘束力。目前四項公投案,「反萊豬」、「公投綁大選」等兩案是由國民黨提出,「護藻礁」、「重啟核四」等兩案則是由公民團體提出。
民進黨台南立委賴惠員在選舉時因影射對手「都是國共在操盤」,被台南地院以違反選罷法判處四個月徒刑並褫奪公權一年。筆者想藉由賴惠員的案例,來說說仇中牌對台灣政壇的影響與是否邊際效益遞減。賴惠員在立法院表現中規中矩,每次委員會開會質詢時,她總是最早到場,成為上台質詢第一人。在立院裡表現沉穩,鮮少政治狗血的言語,就筆者的觀察,她與王定宇是完全不同型的政治人物,並沒有透過仇恨的政治言語來吸引選民;但為何她會在選舉過程中公然栽贓對手有中共操盤呢?
選舉、罷免、創制、複決是憲法賦予給人民的基本權利,法律賦予的權利義務,人民就有權利行使。以罷免來說,早期從割「藍委」的蔡正元罷免案,到黃國昌,再一路到這兩年的韓國瑜、王浩宇、黃捷,以及今日的陳柏惟。
台灣的房價就像「變了心的女朋友,回不去了」。尤其這兩年,房市非但沒因新冠疫情受挫,反而三步併兩步,房價不斷水漲船高,年輕人只能望房心嘆。中央銀行主導國家的房市政策,最近點名八大區域,包含台北、新北、桃園、台中、台南、高雄和新竹縣市的蛋白區,銀行估價會更謹慎,白話文就是蛋白區僅能貸款到六成為上限。
行政院22日上午開放五倍券數位綁定,連同各部會總共有八大加碼券登記也一起上路。行政院特別指出:「自10月11日起到11月5日,連續四周天天抽籤,每人每周都有一次中籤機會,最多可抽中四種不同加碼券。」大家有沒有覺得這段文字很熟悉,很像是百貨公司周年慶會出現的促銷用語。
上周六(4)是國民黨主席選舉的電視辯論會,結束之後普遍的評價是沒有新意,又或者與社會脫節。其實政治人物都很懂得算計,難道算不出論述的內容與社會民意不相符嗎?當然算得到!所以你的提問不應該是「這些候選人怎麼會這樣」,而是「這些候選人為什麼要這樣」。
高端疫苗開打後,已出現幾例猝死不良事件。持平而言,與目前已經施打的AZ與莫德納相比,猝死比例並沒有比這兩者高。不過出現猝死事件仍導致人心惶惶,核心原因就是多數台灣民眾對高端疫苗信心不足。
2022地方縣市長選舉,最熱門的議題無非就是台北市長角逐者到底有誰?相較於民進黨原本呼聲較高的陳時中現已跌下神壇,以及民眾黨早已定於一尊就是要透過行政資源的襄助推派現任副市長黃珊珊之外,國民黨呢?
高端疫苗在民進黨政府千呼萬喚的過程中,終於成功量產上市。疫苗意願接種登記平台也以最快的速度將其列為公費疫苗施打選項之一,特定媒體不斷快訊更新願意施打高端疫苗的民眾數字,企圖塑造炙手可熱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