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只管自己,都不管別人

我不贊成罵孩子,但是,當孩子犯錯時,你絕對可以指責,甚至處罰。如果犯得錯誤太嚴重,父母大聲罵人,也是合情合理的事。不過,如果你罵人的次數太頻繁的話,就得檢討一下,你到底是在發洩自己積壓的情緒,還是在教導孩子;如果你確定不是前者,我猜罵得再大聲,孩子都會體諒父母的苦心的。

我和先生都甚少罵孩子。一年一次,大概是平均數。我是說我,他幾乎沒罵過女兒兒子。但是不罵孩子,不代表我們對孩子說的話,都是正確無誤的。昨天我就發現了「要命」的錯誤。

女兒跟兒子和爺爺奶奶的感情很好。因為爺爺奶奶很愛孫子,而且他們不會將自己的情緒發洩到兒孫身上─慈祥、充滿愛意,又不抱怨的長輩,誰不愛呢。

因為女兒小時候是爺爺奶奶帶的,所以跟他們的感情特別好。小時候,只要爺爺奶奶來了,爸媽的被需要性馬上大幅下降。女兒生活周遭的大小事,小到「媽媽在路上踩到了狗大便」,她都會特地打電話去跟爺爺奶奶報告。搬來香港後,她也是三天兩頭地打國際長途電話去「話家常」─什麼「我房間電燈壞了」,什麼「今天晚飯吃了哪三菜哪一湯」,女兒都可以當成熱門消息去向爺爺報告。雖然是國際長途電話費,我也從來不阻止她。因為我知道,這種感情不是發生在每個祖孫輩身上的。

但是,問題往往就出在「但是」上─女兒跨過十二歲以後,她不再喜歡打電話去跟爺爺報告日常生活了。請聽清楚,我是說「她不再喜歡沒事打電話給爺爺」了,我沒說「她不喜歡爺爺」喔。她當然愛爺爺,但是她長大了,小時候的那種喜歡,不見了。

爺爺當然有所失望,但是,我沒有因為爺爺失望,就要求孩子去做她不再有興趣的事。我心裡想的是:爺爺,現在是你遇到,五年後,我也會遇到這種情況,每個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都會遇到─孩子長大了,就是要讓他自由飛,強留得住人,也留不住心。

先生知道了父親的心情,當然就回過頭來要求女兒。但是我說,你不可以強迫她。你想孝順父母,你可以自己記得定時打電話回家,女兒,你可以提醒她,但不可以強迫她。她只要反問你一句:「為什麼弟弟都不需要打電話跟他們聊天?」你有話回她嗎?

「因為弟弟從小就沒這個習慣,所以爺爺也不期待。」如果爸爸這樣回她。

 「我小時候有的習慣,長大就不能改嗎?」我就會這樣幫女兒回答。

所以漸漸地,姊姊常忘了一星期打一次電話給爺爺。其實父母真正該做的是,自己拿起電話來,先跟父母問好話家常,然後再請小孩來說說話。多少大人自己都不想做的事,卻淨要求孩子去做,合理嗎?

「我很忙啊,常常會忘了。」這是我幫先生想的台詞。

 你忙,女兒更忙 。進入青少年的孩子,簡直比總統還要「日理萬機」。

 你自己記不得的事,也別要求孩子記得。

今天是星期六,全家出外用餐,當先生在點菜時,我跟女兒相約一起去上洗手間。挽著我的手的女兒,隨口跟我說了一句:「以後我要記得打電話給爺爺。」

「為什麼很多事情,我叫你都沒用,爸爸一說就有用。」我說。

「因為爸爸會說一些話,讓我覺得有罪惡感。」她說。

誰不想活了?竟然敢在我孩子身上使用這種手段。

「爸爸說了什麼?」

「他說我都只管自己,不管別人。」

這就是父母該罵的地方。你想對自己的爸媽好,沒錯;你希望孩子配合一點,也沒錯,但是,你可不可以不要隨口批評孩子。她只管她自己,有什麼錯。一個孩子,能把自己管好,就算是好孩子了。「你只管自己,不管別人」我幫你翻譯得精確一些就是:你是個自私的人。

孩子長大了,不再是小孩了,你卻批評他自私……你有沒有說錯話啊?

你可以要求孩子將事情做好,但是你不可以無端批評孩子的「人格」。

你可以大聲罵孩子,但是你要罵的是「他哪件事情沒做好、做對」,而不是直接罵他「這個人」。

而且,任何事情,要求小孩之前,大人都要以身作則。不然,孩子也只能做到表面功夫,事情是到不了內心深處的。

後記:

感情是有階段性的。

不管多熱戀的愛情,總會走到平淡過日子的一天,除非你們還沒到那天就分手了。不管曾經多黏著你的小孩,也總會走到他想要振翅高飛的時候,除非你希望他永遠長不大。

我們都要認清這件事,不要有不當的期待。過多的期待,常常就是痛苦的來源。當事情面臨到這一天的時候,接受它,只有這樣,自己的幸福日子,才能繼續過下去。看看不幸福的人就知道,不幸福往往就是過度期待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