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兩例」 落實真正周休二日

如果執政者無可避免的要面對這些問題,不如一次到位,堅持「兩例」,真正落實周休二日,廣大勞工是社會經濟安定的後盾,更可以戳破目前困境的虛虛實實。(宋江誠攝)
如果執政者無可避免的要面對這些問題,不如一次到位,堅持「兩例」,真正落實周休二日,廣大勞工是社會經濟安定的後盾,更可以戳破目前困境的虛虛實實。(宋江誠攝)

作者:on.cc東網-秦生 (國會助理)

立法院前年五月三讀通過勞基法修正案,將勞工工時由兩週84小時降為單週40小時,每日工時不得超過8小時。但因勞基法第36條僅規定每七日至少應有一日之休息,故部分僱主仍將每週40小時工時分散於週一至週六,導致少數勞工仍無法實質週休二日。

而政府為推動全面週休二日,採取一例一休彈性方式,於去年十二月經立法院再度修正《勞動基準法》36條,規定勞工每週享有休息日及例假日各一日,自今年起生效,於是問題就產生了。目前的休息日仍可被僱主要求固定加班,所以到底我國到底算不算列入每週工作五天制的範圍之內實在有待商榷。

蔡英文競選總統時信誓旦旦堅持說「周休二日,一定是要實質的周休二日」、「不會因為落實周休二日,而造成現在權益的減少」,選後完全背棄承諾,形同回到原本行政院的版本。而當初因應每週工時縮減到40小時,政府配合資方砍掉七天國定假日。勞工的七天國定假日確定沒了,周休二日變成「一例一休」,不是勞工團體要求實質休假的「兩例」。

所謂例假日就是保證休假日,雇主要求上班就必須給予補假或加倍給薪;休息日就是工作待命日,縱使不補假但仍要加倍給薪。如此形同將詮釋法令的尚方寶劍交到資方手上,簡單來說,休息日就是老闆最大,要求出勤就得出勤,勞工不配合公司政策當心飯碗不保!政府想推全面週休二日的原意已形同虛設。

一例一休上路已對社會造成衝擊。特別是運輸、醫療、餐飲、零售、快遞等業因使用人力較多,所受影響相對顯著。行政院長林全卻說「一例一休」影響幅度有限,畢竟六十五%勞工都已週休二日,真正受到影響的是卅五%弱勢勞工和弱勢企業。

這擺明是明察秋毫,不見薪輿。社會的現況是用人彈性變小,排班複雜繁瑣,臨時工增加,正職人員收入也未必提升;若業者因反映成本漲價、減少服務規模或停業,物價全面喊漲,由社會大眾共同承擔後果,造成所謂「三輸」,這個政策完全沒有贏家。

絕對沒有兩面都能討好的政策,但政府和資方不能總是讓人覺得充滿算計。當勞動成本增加,雇主可以做的絕對不只停工或漲價,在經營權與管理權兼具的前提,採取彈性工時、輪班制度、提升工作效率、產業升級、善盡社會責任,怎會是變相減薪、轉稼消費者或透過媒體放話而已?現在政府宣示的企業輔導與勞動檢查,恐怕不是當初聲稱要照顧勞工的一例一休政策內所規劃的吧!

如果執政者無可避免的要面對這些問題,不如一次到位,堅持「兩例」,真正落實周休二日,廣大勞工是社會經濟安定的後盾,更可以戳破目前困境的虛虛實實。

更多東網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