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認真讀書,哪有好工作跟未來!」父母師長,別再用「競爭力」逼死年輕人了

作者●謝宇程/商周網站專欄作家

聽過北風和太陽的故事嗎?北風強吹寒風,旅人把大衣抓得更緊。太陽溫暖照耀,旅人自動脫下外衣。我們希望年輕人積極努力,有時候也需要迂迴的策略。


上一輩的人生進行路線可能是長這樣:認真讀書 → 謀求工作 → 賺取收入 → 追求愛好。這樣沒有錯,但也不必是唯一的版本。

不少年輕人看起來懶散,不是因為他們性格壞,骨頭賤,可能是他們找不到動力。他們可能需要這樣的人生進行路線:追求愛好 → 認真讀書 → 謀求工作 → 賺取收入。

年輕人越來越不用功?

「這幾年,大學生愈來愈不用功,以前上課,八成學生在抄筆記,現在一成都不到,很多人在滑手機,或開著筆電卻沒在打字,天知道他們在做什麼!」「高中生也愈來愈愛玩啊,以前很少有人交男女朋友,現在比例多高,時間都花這上了。」

一個父親說到激動,描述了他如何和沉迷網路、電玩,學習意願低落的兒子諄諄勸告,卻換來漠視和白眼,家庭時而火爆像戰場,時而冷凍像冰窖。

「再不努力,以後沒飯吃的啊!怎麼卻一直逃避不面對呢?」父親給我們看他傳給孩子的 LINE訊息,各種的高考新聞、職場求生術、贏家成功故事…兒子沒有一次回話。

這些指責、用恐嚇包裝的勉勵,對某些年輕人來說不但無用,正好加深了他們的無力感。

你沒聽到的OS

我曾和幾個年輕人深談過他們對於「競爭力」的心聲,以及他們聽到父母師長這類指責時,內心出現什麼樣的OS:

長輩:「你再不努力點準備學測/指考/期中期末考/高普考,怎麼比得過別人?」

OS:「難道我努力準備,就比得上別人嗎?我努力,別人也努力啊,但我才幹不在這裡,努力也拼不過啊。從小讀書考試,我什麼時候在這件事上努力之後就比得過別人?」

長輩:「你上這樣的學校/做這樣的工作/領這樣的薪水,我在親戚/同事面前多丟人?」

OS:「所以我是個賽馬?賽狗?一直跑就是跑出個名次去給你和人家比較用?我喜不喜歡這分工作你在乎嗎?」

長輩:「我們花多少錢投資在你身上?你還不給我努力一點?」

OS:「你花錢投資在我身上,是我想要的嗎?你投資在我身上,不也就是為了現在和親友比較的時候有面子,未來要我賺錢養你?這好像一個交易,餵豬是為了之後吃豬肉。」

長輩:「這個世界競爭很激烈的,你如果不夠努力,你上不了好學校、沒有好工作,你之後什麼都沒有!」
OS:「這該怪誰?我有要你們把我生下來嗎?我活著,是為了給你們的爸媽一個交代嗎?我只是個犧牲品吧!」

我曾經問一個年輕人:「你覺得父母關心你嗎?」他說:「所有一切讓我開心的事,他們都要從我身邊剝奪走,所有一切讓我難受的事,都要加諸在我身上,而且說這是對我好的。這就是他們的關心。」

「他們是怕你以後無法在社會上生存。」

「如果每天的生活都在競爭,能夠活下去卻每天都不快樂,每多活一天就多一天受折磨,生存還有什麼意思?」

從烏鴉變啦啦隊

父母輩很愛「競爭力」,程度類似五十年前的「反共復國」,什麼事情都放在「競爭力」下衡量檢視。我不確定這是個好習慣。

事實上,我並沒有聽過任何一個父母老師,用「競爭力」為號召,真的說動消極的年輕人,從被動狀態幡然悔悟,決心從此當個「有競爭力的好青年」。拿這個說詞來教訓年輕人,註定不可能有效。

當父母、師長們發現再怎麼指責年輕人「散漫、懶惰、態度不好、沒競爭力」也沒有效果,我建議,何不反其道而行:先讓他們愛上人生,再幫助他們為人生奮戰。

拿感情來說好了,直到今天都還有不少人認為,在大學之前要阻止年輕男女交往,以免他們「耽誤學習」。這個邏輯其實類似:老闆阻止員工結婚,以免他們耽誤工 作。這完全不符合人性,愛與被愛,是人生最美好的經歷之一,阻止他追求,還希望他喜愛這樣的人生、還希望他生活得很積極有動力?

相反地, 如果年輕人遇到了想追求的感情,我們可不可以支持、鼓舞、正向引導,而不是阻擋?當他人生中有了珍惜的另一個人,我們可以陪著他一起想:「你希望和他經營 什麼樣的未來?希望過什麼樣的生活?希望做什麼樣的工作,用什麼方式經營家庭?」最後就可以問「那你要怎麼達到?你現在要付出什麼樣的努力?」

喜歡旅行?喜歡音樂?喜歡畫畫或電影?就先讓他喜歡下去吧,當他找到人生中可以喜愛的事物,他下一步就要面對:要嘛,他要把興趣變成專業,不然就是要讓自己在工作之外有時間與資源追求興趣,無論是哪種方式,都要努力讓自己夠強大。

父母師長,不必扮演斥罵的烏鴉,可以站在年輕人身旁,成為他追尋美好人生的啦啦隊和最佳助手。

所以,斥責年輕人「沒競爭力」卻被翻白眼的時候,不妨試著改問:「嘿,你喜歡什麼?」

【更多報導】大四就能月賺4萬、交往18歲正妹...一個醜男給我的啟示:人帥被甩,有錢才好

※ 本文由商業周刊網站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