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走向國際」是去競爭,或只想逃避?

台灣社會最奇怪的現象,就是極度崇尚國際觀。無論是報章雜誌新聞媒體,或是街頭巷尾三姑六婆,普遍都認為「國際」高級,「本土」則次一等級。生活周遭處處是案例,比如提起學歷,出國留學肯定比在台灣更厲害;講到工作,在國外領global pay絕對比在台灣上班強;製造電子商品,配備好的先在海外市場首賣,台灣次級市場就忍一忍;生產農產品,最好水果的先拿去做外銷,差一點的才留在國內。


過去台灣依賴出口外銷,經濟發展依附在全球供應鏈體系裡長大,對於外國月亮比較圓這回事,有點迷思也不意外。的確在某些領域台灣比不上國外,但若每件事都直接套用「國際﹥本土」的公式,未免也太奇怪。

無法自己定義成功,需要外國認證

明顯的例子是無論哪個產業,很多人一遇到困難就拿「台灣市場太小」當藉口,所以發展不起來。翻開維基百科一看,台灣兩千三百萬人口,排名世界第55;經濟規模(GDP)排名世界第27,這樣的市場還太小,叫全球其他一百五十多個國家都去跳樓嗎?

無論哪個領域,台灣人得要先得到外國的認同,才是台灣之光,我們自己認為厲害的人不夠厲害,除非你在國外得到成功才夠厲害。你在台灣辛苦創業沒人理,直到被國外公司購併才有能見度;政治人物活在你我身邊,但直到《時代雜誌》、《經濟學人》的報導才能一錘定音,就連颱風也要得到CNN的肯定,才是怪獸來襲,不知道中央氣象局在哪裡。

我們先認為台灣太小太落後,所以覺得厲害的人應該出國(就像厲害的水果要外銷),久而久之習慣了,還發現這個邏輯關係竟也可以反過來寫:當你不知道要幹嘛的時候,說要出國念書或工作,就可以得到所有人的祝福。

很多學生的夢想是出國念書,問了原因才發現也沒有為什麼,就是大家都說出國比較厲害。在國外可以學到什麼台灣學不到的?這問題不重要,反正出國就好。當你在職場工作了好些年,對未來產生迷惘,不知道該繼續還是轉換跑道,你想花時間好好思考答案,不會得到長輩家人的祝福;但只要宣稱你想出國念個學位再回來找工作,馬上可以得到家人親族的支持,覺得你好有出息。

當台灣人很簡單,有疑問有迷惘的時候,不用解決它,出國就對了;把眼前的困難放一邊,逃避出國,一切就好了。

不想出國,會被扣上「害怕競爭」的帽子

罷黜本土,獨尊國際的思維,不但鼓勵你放下問題、逃出國際,還反過來給你思想檢查──如果你說不想出國,那肯定是害怕競爭!

大老都說台灣年輕人只會小確幸,喜歡在本土做什麼文創咖啡店,走不出國際,就是害怕外國競爭的表現。欸,老實說,你開咖啡店不用跟星巴克這種國際資本競爭嗎?好像咖啡豆都不用從國外進口一樣?就算你全店用本土咖啡豆,也一樣要和其他外國咖啡豆競爭啊!

你在台灣做出版,難道本土書不用和外國翻譯書競爭?你在台灣拍電影,不用和好萊塢大片競爭票房嗎?你在台灣搞音樂,聽眾不會拿你跟國外樂團比是不是?要人出國的時候很喜歡講全球化,但全球化體現在台灣時你反而看不見,以為小確幸就不用和國外競爭,這想法會不會太天真?

你說留在台灣就是閉關自守,鎖國心態,害怕競爭?我還說你只是不敢在台灣這個條件比較差的戰場打仗,想到大市場去賺輕鬆錢而已。更何況許多人表面說出國競爭,骨子裡只不過是到勞力成本更低的國家,用剝削勞工與環境污染換取利潤。被這些無良廠商說年輕人沒有競爭力,我還真想反問你們有沒有念過競爭力的定義咧。

你當然可以選擇到國外體驗先進的技術,嶄新的市場,在國際觀的世界裡打拚;但同時也有人願意留在台灣,把本土改造成更好的地方,讓這塊土地擁有更進步的環境。這兩個選擇沒有高低之分,重點在於你「走出國際」是真想挑戰更高的競爭,或只是逃避台灣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