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導演給小製片溫暖的加持


劉品均怎麼樣也沒想到,在紐約翠貝卡影展(翠貝卡影展是近幾年來紐約市最大型的電影活動之一)的短片首映會,會在觀眾席看見大導演李安的身影。


事實上,那天李安是應邀出席台灣新銳導演-趙德胤拍攝的劇情長片「冰毒」,在翠貝卡上映的紅毯儀式。正為新片忙碌的李安雖然有很多事情要處理,但是他抱著鼓勵台灣年輕導演的心,排除萬難前來捧場。然後,同樣來自台灣的劉品均參與製作描寫墨西哥毒梟的短片「背道而馳」入圍,並且要舉行首映,對劉品均有些印象的李安,決定留下來觀賞影片。

這溫暖的加持並非完全的偶然。

二十八歲的劉品均,台大社會系畢業之後進了廣告公司,開始對製片發生興趣。累積了一些經驗後,當李安拍攝「少年PI的奇幻漂流」時,她主動爭取擔任助理製片一職,也因此有了觀摩好萊塢團隊分工的機會。因為有了這樣的經驗,對她申請學校有很大的幫助,後來進了門檻相當高的美國電影學院專攻製片學位。一年級的時候,製作墨西哥片「背道而馳」,因為廣受好評,畢業後尋求資金,重拍了這部片子,獲得翠貝卡影展的入圍。

如果對好萊塢的產業有些了解的人,就知道製片的權力常凌駕在導演之上,不但要有能力找資金,還要有眼光會選故事。台灣過去幾乎都是走導演系統,製片多半是慢慢磨練出來的,所以想當導演的多,想當製片的少。

我問李安對劉品均選擇製片這條路的看法,李安的回答很有趣,他說:「 這是好現象。不要當不成導演就在那裡混。」他的意思是導演不是人人想當就能當,電影講究團隊分工,有很多不同的路可以選擇。

在劉品均身上,我看到了她對選擇上的自信。她懂得市場的重要性,知道好萊塢代表影響力,所以她參與的片子並不拘泥在華語片。她找可以相信且有才華的導演,跟塞拉維爾籍以及法國籍等不同國籍的導演合作。 她說,等她在這個領域站穩,要推華語片自然不難。

很多導演的電影人生都是從短片開始。這次,因為有了少年Pi的淵源,已經很少看電影的李安才會留下來看短片,他不用多說什麼,光是留在現場觀看的這個舉動,就鼓勵了這些才剛起步的年輕人。一位美國短片導演提到他拍片的原因,就是因為受到李安「斷背山」的激發,他甚至高呼說:「 我中了樂透!」,因為他從來沒有想到自己的短片,有機會被李安看見。

在美國電影界,李安這兩個字早已超越國籍,代表了影響力。

從李安身上,劉品均見識到了好萊塢,然後在翠貝卡,首嚐被肯定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