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邊合作取代單向外援 臺灣外交更開闊

作者:林廷輝(財團法人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副執行長)

俗話說:「給魚吃,不如教他釣魚。」蔡英文總統從今年1月7日至15日展開「英捷專案」,走訪了臺灣在中美洲的四個邦交國,分別為宏都拉斯、尼加拉瓜、瓜地馬拉和薩爾瓦多等,並在去回程於美國德州休斯頓及舊金山過境,在薩爾瓦多與媒體早餐餐敘時,確立了「從單向外援走向雙邊合作」的政策方向。這是2016年7月蔡總統前往巴拿馬及巴拉圭訪問,提出「踏實外交」後,再次確立透過「雙邊合作」模式,取代原有的「單向外援」。

蔡英文總統的「踏實外交」是一種態度,希望以腳踏實地,親眼所見,親身所歷的經驗累積,突破現實的外交處境。在巴拉圭訪問期間,便已透露出「雙邊合作」的理念,蔡總統認為,政府更講求合作,希望未來的援助不再是單方面的投入,而是雙方經過充分的討論,在經費公開透明的原則下,一起攜手規畫出對雙方有利的合作計畫。「踏實外交」是外交戰略,而「雙邊合作」的互惠互助原則,則是未來臺灣外交工作的核心重點。

由於臺灣原本在非洲的邦交國聖多美普林西比,迫於中國大陸的壓力,在蔡總統此次出訪前,片面宣布與臺灣斷交,斷交後不到一星期的時間,便與中國大陸建交,但斷交的理由並非臺灣援助聖國不夠,而是因為臺灣不願答應援助款項,以致聖國轉向中國大陸索討,在我國外交部長李大維表示不願與中國大陸進行金錢外交的前提下,與聖國斷交,才能確保臺灣的外交路線不會重回到「金錢外交」的老路。蔡總統也提出警語,表示「北京正一步步退回對臺灣分化、打壓、恫嚇、威脅的老路」, 她同時也向北京領導人喊話,表示這樣的作為「會傷害臺灣人民的感情,影響兩岸關係的穩定。」

反觀中國大陸此舉,實際上對聖國的政府治理並沒有幫助,反而違害了聖國正常的民主制度發展,但損害更大的是,臺灣多數民眾早已厭惡這種金錢上的遊戲,在包括中國大陸在內等各國經濟狀況不是那麼好的狀況下,把這些外交資源用在刀口上,可能才是兩岸人民普遍的聲音。對中共而言,協助大多數的中國人民脫離貧窮狀態,達到十三五計畫目標的小康社會,或許要比將資源投注在第三世界國家的貪官污吏上更有意義,也才不會損及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上台後極力在黨內打貪反腐的核心價值。

不過,雖然北京走回到外交上的老路,蔡英文政府方面也發揮了克制的舉動,並未跟進北京這種挖牆腳的作法,因為,外交上實質的意義在於互助與合作。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臺灣也曾一度接受外國的援助,才能脫離貧窮進入世界上已開發國家之林。臺灣目前存續邦交關係的21個邦交國中,除了梵蒂岡外,大多已進入政治穩定的局勢,如何讓臺灣經驗協助這些發展中國家成為經濟強國,讓這些國家的人民能與臺灣人民享受高品質的生活水準,才是外交的目的。

誠如尼加拉瓜總統奧蒂嘉所言,臺灣其實是個強國,尼加拉瓜與中美洲國家全部加起來,其實是有潛力的國家,而中美洲國家期待凝聚中美洲各國後,可以成為像臺灣一樣的經濟強國。對這些中小型國家來說,臺灣的發展模式與能量,更加能夠替這些邦交國完成夢想,「踏實外交、互惠互助」已成為蔡政府的外交核心精神,外交工作已從「單向」走向「雙邊合作」,倘能有效落實,臺灣與邦交國人民間的關係將會更加緊密。

(本文於中央廣播電臺名家觀點節目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