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讀寫 多元敘事-教育部基礎語文及多元文化能力培育計畫─中文領域聯合成果記者會

由教育部支持、靜宜大學辦理的「基礎語文及多元文化能力培育計畫」中文領域成果記者會,在105年9月30日於教育部5樓大禮堂舉辦,由陳良基政務次長開場致詞,並與計畫主持人靜宜大學臺灣文學系陳明柔副教授,參與計畫的國立聯合大學、明道大學、靜宜大學教師代表,以及來自輔英科技大學、臺北醫學大學、靜宜大學的同學進行對談,與各界分享中文領域創新教學及學習的心路歷程、突破及未來的發展,並展現高教現場在中文領域教學的新視野。

教育部自104年度起推動「基礎語文及多元文化能力培育計畫」,其中「全校型中文閱讀書寫課程革新子計畫」,以生命教育為核心精神,跳脫傳統大一必修國文課的教學模式,由教師團隊共同編撰教材及創新教案,帶領學生進行深度閱讀與書寫,養成閱讀理解與統整省思的能力,並透過文學文本中的作家經驗,交換學生的生命故事,激發學生尋找個人亮點,及正向表述自我的能力。

明道大學兵界勇老師表示:「這樣的學習,是在其他課堂中不會見到的風景」,學生在這樣的課程中找回了學習的熱情,也讓教室的疆界擴大,不再只是侷限在課本、講臺及黑板,而是可以真實面對自我的生命故事,為自己的生命歷程立下座標,思索意義,活出價值,並與他人產生連結、共鳴。

此外,「專業知能融入敘事力之新創群組課程」則是針對未來人才的培育需求,立足於教師的跨領域合作,進一步針對大二至大四的學生,將基礎中文表述能力深化為跨領域敘事力的養成,以議題統整、場域實踐為推動主軸,促成各專業課程進行跨領域溝通,透由故事行銷、微電影、科普傳播、在地文化行銷企劃等多元形式,進行知識傳播與推動社會應用,讓專業知能走出學院,而能夠實踐利他的核心精神。

在參與計畫的敘事力課程後,將專業知能運用在高齡長者衛教的臺北醫學大學蔡芳均同學表示,課程的訓練提升了思考邏輯和表達能力,長輩對於他們在口腔專業上的敘事表現都有相當高度肯定,長者自我健康行為也因而提升,「這給我們很大的鼓舞,讓我們擁有更多能量去面對後續的挑戰!」

為貫徹並深化前述二項課程計畫的創新精神,靜宜大學在教育部支持下以校園為場域,更進一步推動「深化閱讀書寫課程暨多元敘事跨域精進試辦計畫」。為突破學生舊有的線性學習框架,改以暑假短期密集工坊課程型態,並深化學習議題,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跨領域溝通表達的能力,開創新的學習模式。靜宜大學以臺中舊城區為實踐場域,通過跨領域課程共構,連結臺中在地團隊與資源,開創跨校、跨院、跨系的師生對話交流,綜整舊城再生議題。課程教師更以教練指導型態結合業師,協助學生以問題解決的學習模式,達到自主學習與增強敘事表述力,藉以達成學用合一的人才培育目標。

參與計畫課程的靜宜大學徐藝庭同學表示,與許多跨領域的學習夥伴互相交流、討論,乃至共同解決問題的過程,是非常珍貴的學習經驗,「大學從來沒有這麼快樂過,它讓我每天都充滿了渴望學習的動力!」

教育的目的在於培養未來人才,而教育部陳良基次長也曾指出,面對未來世界,人才需具備好奇心、綜整能力、表達及說故事的能力、想像創造力等關鍵能力。教育部推動的「基礎語文及多元文化能力培育計畫」及其所延伸的試辦計畫,正是為培養未來人才的扎根,並與未來的教育趨勢接軌。

此外,本計畫以學生為主體,由閱讀書寫的基礎力到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深化跨領域溝通能力,貫串大學四年的創新學習模式,也回應了蔡總統在教育政策白皮書中對於強化學生問題解決、生活美學、知識累積、跨科整合、多元創新及團隊合作等前瞻能力的期待。教育部期望本次記者會,除讓各界對計畫推動的成果有更深入的了解,並促進校際互動交流外,未來更能夠形成典範模組���將創新的教育思維與成功的實踐經驗,擴散、移轉到整個高教現場,帶動未來人才培育方式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