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年教育(局)處長會議專題報告-「優質教保服務,家長的『非』凡選擇!」

非營利幼兒園為教育部近年來推動的多元教保服務型態,結合公部門及公益法人的資源,採公私協力方式辦理,全國已設置50餘園,各園績效考評及家長滿意度平均達90分以上,深受家長好評,未來教育部將配合推動「擴大幼兒教保公共化計畫(106-109年)」,以增設非營利幼兒園為主及公立幼兒園為輔的方向,持續協助各地方政府增設幼兒園。

過去,公立幼兒園由政府設立,私立幼兒園則由私人獨立興辦,2者各自運作沒有交集,幼兒園不特別著重與所在社區互動;而非營利幼兒園強調政府、公益法人、教保服務人員、場地主管機關、在地社區及家長相互協力,除了政府、公益法人及場地主管機關相互合作並挹注資源外,教保服務人員也可在此環境穩定發展其教保服務專業,並鼓勵家長參與幼兒園的課程活動,幼兒園也會帶著孩子走進社區,讓非營利幼兒園成為家庭、社區與學校互動的平台,資源也能共享。

臺北市重慶非營利幼兒園提供幼兒多元人際互動經驗,並鼓勵幼兒、工作人員、家長等分享交流,幼兒園會邀請爺爺、奶奶帶大家念唱臺語歌謠,或是不同文化背景的家長分享節慶及生活習俗等,國中學生為幼兒說故事、教跳拳擊有氧等等,營造出欣賞不同差異及共學的情境,進而使這個大家庭互相關懷合作,落實平等尊重;位處偏鄉的宜蘭縣大湖非營利幼兒園,優質的活動課程與成功的幼小銜接,讓外移的學生回流,幾年間幼兒園與國小從學生人數不足轉變成擴園增班的學校;臺南市私立慈母非營利幼兒園由財團法人天主教伯利恆文教基金會辦理,利用其原有早療之資源致力於融合教育,照顧當地弱勢幼兒;高雄市瀰濃非營利幼兒園在家長的協助下,全園一起栽種在地特產白玉蘿蔔,讓幼兒瞭解在地節氣、栽種方法及植物及昆蟲的生長過程等,並帶領幼兒實地走訪社區、瞭解附近生態環境,幼兒在散步過程不但探索自然、關懷社區,也培養解決問題能力,讓孩子在社區裡探索、關心自身所處的環境,並在大家的關愛下,與社區一起長大。

透過上述的案例,可以看見非營利幼兒園發揮公私協力、平等尊重、專業整合及社區互動的核心價值,提供幼兒優質的教保服務,連結眾人的力量一起養育孩子,共創公民參與幼兒教保服務的平台。教育部表示,未來將透過「擴大幼兒教保公共化計畫(106-109年)」,持續協助各地方政府增設非營利幼兒園,並督導各地方政府透過各項查核及考評機制為非營利幼兒園的辦理品質把關,提供家長更多平價、優質及弱勢優先之教保服務,讓家長放心托育,幼兒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