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習會」的座位已經預訂了

連戰的歷史成就:8年,3個8百)

連戰結束了他的「走春訪友」。

他的春,是北京之春。他的友,是北京之友。他態度低調,不代表黨,不代表政,不代表人,只代表他自己。但自己就夠了。連戰是寫歷史的人。但這趟「走春訪友」,他和習近平的二次會,有點歷史終點的味道。

連戰的歷史地位到高點了。無可替代,但無以為繼。未來,連戰仍然是一支以泛藍為名的政治集團的精神共主,但連戰將逐漸走入歷史。


簡單總結一下連戰的功業。很少很少有一個政治人物,他在政治上的重大成就,竟然是失去了一切政治職位之後才開始的。連戰就是。

 2004年的「319」撕裂了台灣政治。2005年,連戰開始尋求有戰略意義的路線突破。這條以「中華民國」為基調,推進到「92共識」,再進而設定「民主統一」的路線,我稱之為「泛藍總路線」。這條「總路線」主導藍軍政治八年,至今沒有偏離,而藍軍也在此一路線支配下,開始了八年的政治長勝之路。這八年,除了小區域補選,只要是重大選舉,嚴格講,藍軍只有大勝小勝之別。這是路線正確的結果。

政黨號召,國家治理,都一樣。有路線,才有方向。方向對,才有天堂。2005年4月,連戰的「破冰之旅」,當時主政的民進黨用盡了執政優勢下的各種手段,從台北到桃園機場,全力阻絕連戰出訪的任何可能。但連戰終究成行。這一趟行程,改變了歷史。改變了李登輝以來,台灣做為一個「扭曲國家」的可能悲劇。

細節不講了。從結果論吧。2005年之後的8年,連戰的破冰之行,創造了「3個800」。

現在,兩岸直航,一周將近800航次。

現在,兩岸貿易,一年順差突破800億美金。

現在,拜陸客觀光帶動,台灣一年入境旅客超過800萬人次。

8年,3個800,這是8年前沒有任何人可以想像,敢於想像的事。政治需要想像。2004年之前,連戰在政治上遭遇到空前挫敗,甚至屈辱。參選總統兩次,兩次都失敗,兩次都敗給同一個人,連戰是選舉史上唯一。但沒關係,有朝一日,蓋棺論定時,這次失敗不重要。歷史的主軸是「成功」。連戰在挫敗和屈辱之後,獲得極大的成功。這才是歷史的主軸。

這條路線不只重塑了連戰的歷史評價,更挽救了「『中國』國民黨」的政治生命。國民黨只要繼續走在這條路上,民進黨就必須跟在後面。這個「國規民隨」的政治調子已經吟唱多年。而且越唱越大聲。2012年之後,以謝長廷、蔡英文為主的民進黨領導班子,所進行的路線調整已經說明了一切。

提醒民進黨的朋友,這個調整將會繼續。這雖然有點難過,有點難堪,但卻正確。任何往回走的企圖,將會帶來更大的政治挫敗。

不過,從台灣的角度來看,當內部政治進入「後馬時期」,兩岸關係也開始進入「後連時期」。夕陽再好,但終究是黃昏。馬英九顯然已經開始為明天做準備。而明天的兩岸戲碼裡,沒有連戰。

這次的「連習會」,畢業旅行的味道非常濃。連戰肯定「馬習會」的可能性,這是對的。連戰呼籲北京要「正視中華民國」,這更是對的。「馬習會」是習近平主動提起;「中華民國」習近平沒有反駁,這更是對。這一次的「連習會」,幾乎沒有一點點不對。這已經在預告,雖然是初春時節,但今年的兩岸關係將繁花似錦。

今年將是兩岸的「大政治年」。「馬習會」是果,不是因。不必想像「馬習會」之後,重點在「馬習會」之前。在「馬習會」之前,兩岸最大的政治難題將要進行複雜而且精準的溝通,如果這些難題無法突破,根本不會有「馬習會」。這會政治棋盤上的「定石」。一子落定,大勢將定。

現在,今年真的有機會看到「馬習會」嗎?不一定。但過去兩個星期,從「王張會」,到「連習會」,「八字已經有一撇」。雖然難題還很多,變數還很多,但重點是,過了今年,只會更多。把握這一年。

今年,甲午年。中國人只要一想到「甲午」,就想到日本,想到台灣,想到歷史的屈辱。今年,20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100年。回想1914,除了是30年全人類災難的開始,也是國際政治結構重組的開始。這是回顧「大歷史」一年。台灣在這個歷史浪潮裡有逃不掉的角色。全體台灣人對這個角色如何詮釋?要有思考。

「馬習會」的座位已經預訂了。

雜音一定很多。但記得: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除非翻船,滅頂。

準備「服貿」。準備「馬習會」。兩岸關係裡,馬英九是新人。得到「最佳新人獎」的那一刻,別忘了感謝坐在台下的連戰。

連戰的獎座已經準備好了。終身成就獎。